内房成“港漂” 合景龙湖启德项目进退之变
时间:2022-07-29 来源:观点地产网
继惠誉之后,合景泰富再次主动出击。7月28日,有消息称合景泰富已提出撤销评级机构标普长期发行人信用评级。在此之前,标普调整合景泰富长期发行人信用评级至“CCC”,惠誉调整合景泰富长期发行人信用评级至“CCC+”。
评级下调无非源于企业债务压力、融资风险。去年下半年以来,内房上市企业更是难逃三大评级机构的下调评级。
此次挥别惠誉、标普,也意味着合景泰富再难通过公开市场获得融资机会。面对债务与资金压力,合景泰富将目光转移至项目出售。
7月27日晚间,合景泰富公告出售香港一项目公司50%销售股份及股东贷款,现金代价为13亿港元,预期出售事项的所得款项将用作偿还债务及用作一般营运资金。
项目公司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并于香港启德沐泰街11号持有一个总销售面积约500000平方呎住宅项目,名为尚?珒溋,项目开发已经全部完成。
合景泰富认为,出售事项对集团有利,原因为将提高集团资产周转率、为偿还债务及一般营运资金产生额外现金流入及降低其负债比率,从而有助集团降低风险并实现长期稳定及健康发展。
买方则是与合景合作开发该项目的龙湖。
进退之变
2017年,孙宏斌收购乐视部分股权,成为大股东之一;王石退位万科,企业未来引人遐想;万达、富力、融创,世纪大交易,唏嘘与猜测延续至今……
那一年的风光还曾无限好,那一年一同拿下的项目,如今只剩龙湖。
2017年2月,合景泰富与龙光以总价168.55亿港元成功投得香港鸭脷洲项目,由于高出市场预期30%左右,一度成为全港最贵地皮。按照规划,项目将以顶级豪宅为主。
至5月,合景泰富又联手龙湖,两名“香港新兵”联合以72.3亿港元的价格拿下九龙启德第1K区1号地盘的新九龙内地段第6567号住宅用地。
据当时报道,启德地块共收获16封标书,其中不乏万科、新鸿基、长实、会德丰、恒基兆业、新世界发展及招商局置业联合体、华润置地、龙光地产等企业与联合体。最终,合景泰富及龙湖联合体以72.3亿港元成为出价最高者并竞得,并打造成为后来的“尚·珒溋”项目。
这是龙湖首次进入香港市场,但于合景泰富而言已是年内第二次踏足,也是合景泰富第二次于香港获取土地。
地块拿下后不久,便传来消息两家企业为该地块的地价成本商讨过渡期贷款安排。
凑巧的是,香港金管局当年5月中宣布,收紧银行对地产商借贷比率,地价成本融资上限由五成降至四成,建筑成本融资上限由100%降至八成,项目整体贷款上限亦降至物业完成后预期价值的五成,新招6月1日生效。
至7月初,该地块获得中银香港负责的建筑贷款,按照融资成本上限为四成计算,贷款额约为28.9亿港元。
于2017龙湖中期业绩会上,邵明晓曾表示,香港对于龙湖是个新市场,所以并不打算重仓。与合景在香港合作的项目还处于定位阶段,龙湖并不着急推出这个项目,开发速度也会比以往的速度要慢一些。
资金端倪
2019年中期启德项目首推,但同时又传为加快资金回笼,稍早于启德的鸭脷洲项目放弃洋房设计,只兴建分层住宅。
彼时,合景的资金压力或已初见端倪。
数据显示,2019年合景泰富融资成本约人民币15.31亿元,同比增长43%,现金及银行结余的账面金额约567.34亿元,与上年持平。与此同时,2019年合景泰富毛利率为31.52%,创上市以来新低。
2021年合景泰富中期业绩会上,管理层透露启德项目预计年底交楼,届时将有大笔现金回笼。但于此时的合景泰富,甚至于任一地产企业而言,单项目的现金回笼不过是杯水车薪。
截至2021年末,合景泰富现金和银行余额总额下降33.9%至294亿元人民币,可用现金从2020年末的400亿元人民币锐减至77亿元人民币。
于2021年12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余的账面金额约294.48亿元,银行及其他贷款、优先票据及境内公司债券分别约418.57亿元、274.55亿元及74.06亿元。此外,尚有约75.81亿元银行及其他贷款,75.51元优先票据,52.02亿元境内公司债券需于一年内偿还。
7月4日,合景泰富公布营运数据,2022年6月,集团及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的预售额为人民币46.81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54.6%;预售建筑面积约为20.3万平方米,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58.3%。
2022年前5月,合景泰富及其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预售额为215.47亿元,同比减少53.08%。据此计算,合景泰富上半年预售额为262.28亿元。
公布数据后不久,惠誉将合景泰富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IDR)下调至“CCC+”,将高级无抵押评级从“B-”下调至“CCC+”,回收率评级维持在“RR4”。
惠誉表示,下调评级主要是由于合景泰富的再融资风险较高且流动性紧张,因为该公司有大量债务即将到期,该公司正在为债务寻求再融资,但任何延误都可能对其还款能力造成压力。
惠誉指出,合景泰富大量债务到期,在2022年剩余时间仍有102亿元人民币的资本市场债务到期,其中包括18亿元人民币在8月份转为可回售的在岸债券,9月份到期的9亿美元高级票据,以及在2022年第四季度转为可回售的17亿元人民币在岸债券和到期的8亿元人民币在岸债券。
内房港漂
高光之时,内房纷纷进军香港市场“淘金”,却始终难抵时代淘沙。
在合景泰富以出售项目换取资金的同时,徘徊在生死线的恒大同样做出了类似安排。7月28日,消息称恒大正寻求出售位于香港湾仔的中国恒大中心物业,市场估值约90亿港元。
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也就该物业递交了投标书,并发表回应称,确认已入标“湾仔告士打道38号中国恒大中心”项目。
早于去年8月,曾有消息指恒大香港总部“中国恒大中心”寻求出售,彼时传言中的另一主角为越秀地产,并称中国恒大拟以105亿元出售该物业予越秀地产,项目洽购已接近尾声。但此后越秀地产回应未收到相关消息。
据相关资料,香港中国恒大中心是一栋甲级写字楼,邻近香港金钟及湾仔地铁站、香港警察总部、香港会展中心,毗邻维多利亚港湾,大楼前身为“美国万通大厦”,共26层,占地面积为2138.8平方米,总楼面面积为3.21万平方米。
华人置业创始人刘銮雄此前斥资4.6亿港元买下,后2015年恒大又以125亿港元的价格从华人置业手中购入,并改名为“中国恒大中心”。
恒大接手时,成交总价和平均呎价均刷新了香港商厦买卖最高纪录,也成为内地唯一在香港有整栋独立写字楼的民营企业。
恒大曾表示,由于该物业位于香港政治、商业、旅游及交通的核心区域,未来具有巨大升值空间,且将极大的提升集团在香港及国际市场的企业形象,具有强大的集团品牌宣传影响力。
该收购事项收购价款以分期付款的方式支付,除首付款外,其余款项分6年还清。以此计算,恒大原应于2021年完成全部收购价款的支付。可显然计划未能赶上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10月,路透社消息称中国恒大在商讨于该月以恒大中心为抵押,融资约15亿美元。而以收购价格125亿港元计算,近乎为全部收购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