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韶华,以梦为马,有人将它视作梦开始的地方——记 安亭新镇
时间:2021-10-25 来源:未知
二十年前的城市,城镇化还在很起步的阶段,二十年前的社区,满足的是人们那时候对于居住的需求
就像人的生命一样,随着时间慢慢流逝,社区也会进入衰败周期,或者是户型落伍,或者是格格不入
这是上海一个开发近20年的小镇,同样也是上海第一个典型的开放式社区:安亭新镇
神奇的地方在于,随着时间的拉长,你会看到当初设计的理念,在如今很多新产品新项目的开发中越来越多的体现:开放共享、健康生态、多元复合能、产城融合等等...
在我眼里,生于2000年的安亭新镇,是一座真正的未来之城,也是我心中的理想社区
它就像是藏在时间里的魔盒,每一次打开,都能带来不同的惊喜
早在二十年前,安亭新镇的模型就已经刻画完成
提起安亭新镇,就不得不说2000年的前后,上海把城市规划发展的触角伸到了外围
在上海的郊区规划了九个不同风格的特色小镇,安亭新镇就是一城九镇的其中之一
1999年,上海举办了一项盛大的国际设计征集,目的是在嘉定区的安亭镇建设一座德国风情小镇,来自德国的AS+P在这次设计征集中胜出
一场跨越二十年的造城运动在安亭就此展开
从建设一开始,安亭新镇就带有德国建筑设计师阿尔伯特施佩尔的理想色彩
首先是,摒弃以前封闭的做成盒子的传统概念,将德式街区的bolck概念落地,把社区完全打开
当众多开发商现在在探讨开放式社区时,早在20年前,盒子住宅、开放式社区早已经有了案例
安亭新镇没有设立任何一座围墙,任何人都可以随意穿行于每一个社区每一个单元
搭配着多功能街区结构,安亭新镇的公共区域,多是便于行人行走的街道空间
上面是住宅,底层是商铺,回家的路上处处皆是生活烟火气,也为这个小镇汇聚了更多人群,业主之间的邻里来往也似乎成了很日常的事
这是我来到安亭新镇之后看到的第一条道路,街区的大部分尺度都留给步行与骑行使用
由里到外步行道+骑行道+汽车道的设置,非常适合慢行,骑行也相当友好
当初德国设计师超前看到了在中国未来汽车保有量会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所以社区的停车位的比例都预留超过1:1.5,且人车分流,虽然这些现在看起来是稀疏平常的事
但充分体现了设计师的远见,大部分老小区现在停车难的问题并没有上在小镇里上演
没有因为汽车量的增长,公共空间被停车占用
也保证了社区街道真的是可以漫步的,步行和骑行都是惬意安全的
此外,整个小镇的绿化率达到70%,也在小镇内规划了多个口袋公园,如滨河公园、音乐谷公园、足球公园等
口袋公园被称为规模很小的城市开放空间,常呈斑块状散落或隐藏在城市结构中,为当地居民服务
为的就是在解决高速发展的房地产时代后,回归生态和健康的需求
在空间维度上,设计师为安亭新镇和二十年前的上海都带来了国际视野和时代价值,除了注重生态环境的打造
口袋公园散落在安亭小镇中的设计,通过河流水系、连续绿化空间、行道树连接外部的自然生态与社区内部的公共空间,从而保证了生态的连贯性
安亭新镇是一个真正配得上叫做建在公园里的生态社区
二十年的安亭新镇就开始在社区里植入了丰富内容,吸引更多元的人群来到这里
如今几乎在每个新项目里都有提到这个词:功能复合型社区
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功能复合型社区,是不是在社区里建一个商场,引进几所学校就可以了,做到这一步我认为也许只是丰富了社区的配套
当然安亭新镇也是如此,引入星巴克、永辉超市、全家、7-11等知名品牌,为小镇以及周边居民提高完善丰富的生活配套
因为是完全打开的,整个小镇就像一个大的社区嵌入在了城市之中,它变成了城市配套的一部分
在氛围营造方面,安亭新镇更新了小镇市民文化中央广场
通过设立中心地标、延展并重新定义广场内四条轴线等一系列方式,连通了安亭新镇的东南西北四条街道
每一个从外部来到小镇的人,每一个居住在小镇任何地方的人,都能最快速达到小镇中心的公共场所
在如今城市土地越来越稀缺的前提下,社区和城市的关系不仅解决人们的居住问题
居民的邻里交往、休闲娱乐、精神寄托都在社区能够有实现
所以小镇引来了万科生活服务商,在安亭新镇里植入各种各样的文化场所
有人视这里为梦想之城,当然也有很多人对它质疑
质疑一个原汁原味的德国小镇是否适合中国人的居住理念,质疑一个完全打开式的社区,是否被业主所接受
因为地理位置的不佳,所以人们多诟病安亭新镇为内生发展,人气不足导致商业衰败
的确,安亭新镇注定不是属于那种能被所有人喜爱的产品类型
当你真正居住在这里,你会发现,当年20年前围绕这个小镇的设计,处处融入未来的思考:
如何将社区融入城市发展、建筑和自然的和谐共生,未来我们需要怎样的邻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