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家园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噪声区安置房回迁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噪声区安置房回迁8000余户村民搬新居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噪声区安置房项目已完工,正式迎接回迁居民。 孙朝晖 摄

  中新网北京9月13日电 (杜燕 李硕)历时39个月的建设,作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配套工程,同时也是临空经济区的重要民生工程,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噪声区安置房项目已完工,正式迎接回迁居民。这是记者今天从北京市大兴区了解到的。

  以人为本,规划设计亮点纷呈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噪声区安置房回迁工作从9月10日持续至9月30日,来自大兴区榆垡镇和礼贤镇23个村的8000余户回迁村民将搬进新居。

  在规划层面,大兴机场噪声区安置房项目,约2.64平方公里,贴合群众意愿,采用群众同镇异地安置方式,分成2个组团建设回迁房,实现回迁群众离土不离乡。

  选址在这里,主要有三个考虑:远离噪音区,避开噪音污染;区位交通优越,周边高速公路、国道等多条连接市区道路,交通体系便捷通达;城镇配套完善,位于镇区核心及未来临空区的重要位置,市政与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完善,舒适群众生活。

  为保障回迁群众最大利益,结合以往安置经验,新航城公司共设计50-120平方米不等的7种户型设计方案,并通过两梯三户的组合方式,让回迁群众生活更舒心。安置房住宅楼全部实现正南正北朝向,最大程度提高房屋南北通透比例,将人性化与精细化设计贯彻落实到每一处。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噪声区安置房项目已完工,正式迎接回迁居民。 孙朝晖 摄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噪声区安置房项目已完工,正式迎接回迁居民。 孙朝晖 摄

绿色低碳,群众尽享智慧福利

  噪声区安置房项目以及配套公共服务单体建筑全部按照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设计建造,所有建筑空间布局、景观绿化布局、海绵设施设计、户型朝向设计等,均通过风热模拟、雨洪管理模拟、日照采光分析等技术进行了设计优化。在住宅屋面统一设置太阳能热水系统,并创新性采用“集中集热—分户储热—分户辅热”方式为居民提供生活热水。经过测算,每年减少约0.33万吨碳排放,约合1985吨标煤。

  为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回迁社区还应用海绵城市技术,采用微地形、下凹式绿地等方式,增强集雨能力。

暖心服务,回迁群众幸福归乡

  集中回迁期间,大兴区榆垡镇、礼贤镇分别成立了由两镇党委书记挂牌的临时党支部。

  礼贤镇副镇长郝长森表示,为做好此次回迁工作,礼贤镇党委、政府成立回迁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宣传、筹备、后勤等17个工作组,出动包楼人员105人,对回迁居民实行全程跟踪式服务,帮助居民在验房过程中发现并解决问题。

  同时,礼贤、榆垡两片区均采用“一站式服务岛”办理的模式。统筹调度水、电、暖、物业等部门,采取联合审批、一站式办公、部门提前介入等方式,为回迁居民提供便捷高效、贴心周到的服务。此外,现场设有“便民摆渡车”“验房管家团”等措施全方位为回迁群众提供服务。

  为留住“老乡亲”的乡愁,榆垡镇为每户回迁群众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各拆迁村的村志,其中记录了拆迁村从成村有文字记载以来村中的自然环境、村居建设、党组建设等多方内容,并邀请专业摄影老师对拆迁前的村容村貌、日常生活等进行拍摄,每本村志中有一张全体村民的“全家福”合影,让回迁村民们在开启全新的生活的同时不忘浓浓的乡愁。

服务机场,构建高端人才“生态圈”

  大兴机场噪声区安置房,不仅是服务噪声区回迁群众的安居工程,更是服务保障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重要民生配套工程。周边配套健身室、药房、咖啡馆,规划布局学校、康养中心等配套,规划设计符合高端人士入住需求,品质过硬,以人为本,是机场及临空区国际人才的安居“生态圈”。

  据了解,从大兴机场一期安置房开始,大兴机场临空区持续推出“管家式”服务,对接涉航企业及两镇,提供安置房趸租,持续为涉航企业送服务包。噪声区安置房也将持续推出此项服务,提升涉航企业员工的归属感、幸福感。

  大兴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大兴机场临空区将聚焦航空服务保障和航空枢纽服务产业,落实民航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任务,利用自贸区和服务业扩大开放政策,高标准规划建设综保区和非保物流区、国际航空社区、国际生命健康社区、国际会展、国际消费以及中央生态公园等项目,服务保障好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这个国家发展新的动力源。(完)

  标签: 居民 国际会展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