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工程师荐丨当70后遇上90后
时间:2022-08-03 来源:品质家园
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长一技授一徒,工匠精神离不开传承。
“工程师”是一群怎样的人?如今我们望向城市鳞次栉比的美景,何曾知晓,这一砖一瓦,分厘不差的背后,是一辈辈工程师咫尺匠心,诠释出极致的追求。
“甲方的身份并不是万能通行卡,作为工程师,我们在别人眼里的苛刻和不近人情,只是因为坚定建造五星级的家,容不得一点瑕疵。”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碧桂园的师徒故事,当经验老道的70后师傅,遇上固执耿直的90后徒弟,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师徒初见,扬帆启航
1972年出生的杨兆锁,已经在房地产行业历经风云30载,讲起这一路走来的辛劳与成就,杨兆锁的眼里泛着星光,仿佛记忆被拉扯到自己风华正茂的20岁,从懵懂的坚持,到沉淀岁月的坚守初心。
“我一直期待着,后浪掀起风云!”
2017年,杨兆锁作为项目总助加入碧桂园集团,先后经历了长兴明珠项目、潜庄项目,协助项目总统筹管理,在工作中认真务实、带领团队战胜重重困难,奋斗的结果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2020年和2021年连续四次绩效S,并在2021年获得“岗位英雄”荣誉称号。
在时光的淬炼下,杨兆锁持续着作为工程师这份责任的修行。他也一直期待着,后浪掀起风云,将碧桂园这份精益求精的品质传承下去。
2021年,90后于宏扬以超级碧业生的身份加入浙北区域,作为土建工程助理先后经历金田项目、潜庄项目,面对于宏扬的到来,杨兆锁也是惊喜万分。
“我初见这小伙子,第一印象觉得他形象气质各方面都比较出色,从他对一些简单问题的回答,以及我从业多年用人眼光来看,小于是一位可塑之才。”杨兆锁说道。
于宏扬的努力也验证了杨兆锁的话。毕业于沈阳建筑大学的于宏扬成绩优异,是结构工程专业硕士,主攻土木方向,专业知识扎实,自己又踏实肯干,很快,这位碧桂园职场小白在短短的一年时间中,经历为期六个月三腾轮岗,获得腾越之星;经历四次超碧集训,连续三次获得东部大区第一名、连续三次获得“优秀学员”称号。
歧路难行,一路攀登
“第一次和师父见面,他给我讲授了一个小时的工作思路,从样板引路到过程监督,从结果导向,到精细管理。”杨兆锁教导给于宏扬的,是作为工程师对自我和工程项目的严苛要求。当提及和师父杨兆锁的一段难忘经历时,于宏扬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段小插曲,发生在地下室地坪浇筑阶段。"
当时,于宏扬负责的项目处于地下室地坪浇筑阶段,浇筑标准已经在例会上标明过,为了将计划完美落实,他去到现场进行巡查,提供浇筑思路。“我前前后后交了三个浇筑方案,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浇筑积水、垃圾清理、人工效能等。”于宏扬回忆,为了达到标准,他验收了六次都不满意,浇筑工人的情绪也很大。“我们碧桂园集团的交付要求是无渗漏,但总包单位那边可能觉得我作为甲方在为难他们。“
面对于宏扬如此“固执而不变通”,总包单位直接找到了杨兆锁,建议降低标准,以保证现场进度。
令于宏扬欣喜的是,师父完全支持了自己验收标准,驳回了总包单位的想法。“师父的撑腰真的给了我极大的信心。”之后,于宏扬在验收的时候排查得更仔细,也抓到了浇筑方式出错的主要矛盾,顺利完成了第一块样板。
老杨时常告诫小于,作为一名合格的工程师,你可以不近人情,可以冰冷耿直,只要守住匠心初心,精益求精,你便没有错。“把别人的家当做自己的家来建造。”这是碧桂园工程师心中的坚守。
砥砺前行,不忘初心
一位,是饱经风雨的行业一把手;一位,是初出茅庐展露锋芒的90后工程师。谈及他们眼中的碧桂园,想说的可谓太多太多……
“没有品质就没有市场,没有质量就没有市场。”
老杨说:“在碧桂园,我看到这是一个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标准化的制度体系使其在业界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每一次,我们都在合同中说明要做到什么样的标准,既要价格,又要质量,力求打造五星级的家。“
是的,老杨眼中的碧桂园就像一把严谨的标尺,精雕细琢,一丝不苟。而在刚入职一周年的于宏扬眼中,碧桂园又是温暖的,如同一盏照亮康庄大道的明灯。
于宏扬感慨道:“我觉得人这一生,就是需要创造价值,社会是不停在变化,而碧桂园在地产面临寒冬之际,开拓出了一条光明大道,转变常规思路,完成科技智慧建造,研发智能机器人,通过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产业品质。”于宏扬的言语中透着对企业的高度认同感和骄傲。
▲智慧建造的机器人在施工作业
这一刻,20多岁的他像极了20多岁的杨兆锁,有着远大的志向,守着谦逊的态度,在工程师这条道路上走得扎实而坚定。“有朝一日,凭借他的努力,有一天也会做到管理层,希望那个时候,他依然保持工程师的初心,坚持严于律己的精神,稳步成长,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我知道努力不一定会有结果,但不努力,一定没有。”老杨激动地说道。
师徒匠心的传承,时而在图纸会审上,时而在工艺工法上,时而又在交付验收上……每一次方案策划,每一个样板实验,每一处工程复核,每一步安全巡检,每一个细节都精益求精,都让这份“匠心”传承得更加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