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家园财经

蜜糖变砒霜,中融信托重仓的浙江,多个项目深陷困局

2023-08-18    来源:凤凰网房产杭州站

一宗摆上阿里资产拍卖平台的杭州萧山区乐天村土地,成为万亿“中植”暴雷及旗下中融信托兑付危机的缩影。

01

乐天拿地13年未开工

项目公司法人代表关联破产房企

从阿里资产拍卖平台上可以看到,近期上架的杭州萧山乐天村地块土地使用权面积为15.3万方,用途为居住和商服,地块目前状态处于被查封中。

根据专业评估公司估算,该地块价值时点的估算价值为10.6亿元,合6933元/㎡。

这宗土地的出让要追溯到2010年,竞得者富丽达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富丽达控股)是一家以纺织为主业的公司,地产并非其主营业务。

土地的公开资料极少,几乎找不到相关规划,根据现场实拍图,地块从出让至今的13年里似乎没有动工痕迹。

更加吊诡的是,拿地方和现在所有者的名字都含“富丽达”,但二者之间却并无直接关联。据企查查,富丽达度假村法人代表吴佳背后的37家关联公司,大多指向佳源集团。

公开报道显示,中融信托在近几年中多次为佳源集团旗下公司注资,富丽达度假村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6月,中融信托接盘富丽达度假村并成为其第一大股东,持股90%。经重重穿透,其小股东中讯建通(北京)控股有限公司也与中植系有间接关联。

换句话说,当前富丽达度假村已被“中植系”完全控股。

但随着佳源集团被强制破产清算,其旗下资产被变卖或拍卖,作为管理人的信托公司拿不到分配的利润,在信托法律关系下有权对财产进行管理、处置。

企查查官网披露了富丽达度假村等四家公司与中融信托的信托纠纷案,而乐天村土地及地上物便是涉案标的之一,不得已被拍卖执行。

02

注资流年不利

浙江地产项目部分有烂尾风险

除了上文中提及的富丽达度假村外,中融信托在浙江注资的其它项目也每况愈下。

比如其注资的杭州祥生弘励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其旗下主要项目江山云樾府(西区)就陷入了滞销困境。

江山云樾府(西区)规划600余套房源,卖了2年半,仍有去50%未去化。

江山云樾府效果图

中融信托持股70%的杭州滨顺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背后小股东同样是祥生地产子公司——祥生弘德。因母公司祥生资金链断裂,该公司在2021年5月拿下的杭钱塘储出[2021]1号地块被迫退地,损失5000万违约金。

这笔款项的支出方虽是祥生地产,但对于大股东中融信托而言,无疑又是一次失败的投资。

而其持股的宁波奉化蓝煜、宁波优蓝置业两家公司,对应项目为映月华章。据宁波媒体报道,该项目被称为全市“最惨楼盘”,先后经历了“蓝光破产、停工,阳光城接手又退出,中融信托全盘控股又暴雷”这一系列惨剧,至今交付无望。

03

“朋友圈”频频踩雷

地产、信托唇亡齿寒

自两年前中植系创始人病逝,有关中融信托的负面新闻不绝于耳。

某私募公司HR早在半年前就察觉到了一丝异样,她告诉凤凰网房产:“春节后是人事变动高峰期,但今年的简历量格外大,大多有中融信托或其它中植系公司的背景。”

虽令外界疑惑,但难以想象,这个手握至少2300亿资金池的资本巨舰溃败得如此之快。

近一周,多家上市公司及个人爆料,其所购买的中融信托产品本金和投资收益无法收回,某内部员工的“小作文”也进一步佐证了危机。

原因为何?一方面,母公司的“触手”虽又大又广,但在外部投资环境严峻、内部业务增长乏力的双重打击下,公司陷入严重亏空,唇亡齿寒,中融信托的日子自然不会好过。

另一方面,据凤凰网风财讯报道(比恒大还炸裂的雷?万亿民企连爆16家上市公司,15万富人“一夜返贫”),中融信托“踩雷”至少15家暴雷房企,当初投出的资金、股权不但无法转换成收益,反而被拖累。

中融信托有多“爱”房地产?据企查查数据,公司现有对外投资和历史对外投资总计641项,其中房地产业占304项,而和房地产有直接关联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建筑业”等占221项。

这意味着,中融信托超80%的对外投资业务都直指房地产上下游,巅峰规模一度达到1291.5亿。即便受地产通缩的影响减少相关投资,但存续业务规模仍有793亿元。(2022年6月末数据)

而在这批续存的房地产业务里,浙江省可谓重仓区,项目数量18个,仅次于上海和北京。

中融信托投资这些项目的时间集中在2016-2021年间,刚好是棚改货币化后的行情爆发期,以及民营房企一骑绝尘的时期。

民间热钱涌动大量购买信托产品,“黑马”竞逐规模向信托公司寻求支援,促成了房企、投资人、信托三方共赢的局面。

知情人士称,信托对房企的输血方式是一般是股权投资和权益投资,而中融信托以股权为名,行债权之实,因而形成了“明股实债”的温床。

这样做不占用信托公司的非标债权额度,还能优化房企的财务数字,二者相互有利可图。

蛋糕如此诱人,中融信托重仓浙江、重仓黑马民企的战略在当时的背景下合乎逻辑。中融信托在浙江的投资版图里,关联者不乏阳光城、蓝光、祥生、佳源等“千亿新军”。

但随着地产行情走弱,前几年以杠杆换规模的民营房企们逐个“暴雷”,中融信托的“蜜糖”变成了“黄连”甚至“砒霜”。

而更严峻的情况是,这一轮从地产到信托的连锁反应似乎还看不到停止的迹象。

今年2月,杭州本地上市公司南都物业用3000万闲置自有资金购买了中融信托“汇聚金1号”产品,期限为2月9日-8月8日,预期收益5.8%。

期限已到,但南都物业并没有收到收益。在3天后的8月11日,南都物业发布风险提示公告称,产品到期后未能及时兑付,存在本息全部无法兑付的风险。

对此,南都物业正在督促中融信托尽快向公司兑付投资本金及收益,并作出了公司本期及期后利润的恐受影响的预警。

除了南都物业,金博股份、咸亨国际等多家上市公司也发布公告称,购买的中融信托产品无法兑付,其中金博股份投入了6000万元。

还有相当一批个人投资者因利息无法兑付,将遭遇发布在各大社交平台上。但截至目前,中融信托及其下属平台光大信托、五矿信托等公司,除了几纸澄清声明,未正面回答投资者的疑问,更未提出任何应对措施。

更有消息称,上市公司几千万的损失都是“毛毛雨”,中植系及中融信托的危机波及的资产规模或达3.72万亿!

这次暴雷事件与前几年的地产行业的无序扩张息息相关,随着房地产的潮水下降,信托这个市场“暗礁”暴露无遗。

而被当年的“如意郎君”背刺,中融信托很可能不是最后一个。

热点资讯

舆情监测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