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生鲜零售市场持续加剧的竞争压力,社区生鲜品牌钱大妈正通过推进数字化建设与经营策略调整,提升连锁门店的运营效率与稳定性。在门店布局趋于饱和、消费行为不断变化的背景下,企业在标准化、精细化与科技化层面进行多项实质探索,为社区生鲜零售模式的进一步进化提供了样本。
钱大妈创立于2012年,以“不卖隔夜肉”为核心经营理念,近年来门店规模快速扩张。截至目前,品牌已在全国超过30个城市开设近3000家门店,基本覆盖华南、华东、华中等主要消费区域。随着门店密度上升,运营压力随之增加,钱大妈开始将重点从单一规模扩张,转向对内提效与系统升级。
在数字化方面,钱大妈组建了技术研发团队,建设包括大数据平台、智能采销系统、订货管理工具在内的多套业务系统,用以提升从供应链到门店的整体流转效率。系统可对接销售数据和门店陈列反馈,为各门店提供个性化订货建议,降低缺货率与损耗。配合“钱盟系统”和“店长助手”等门店端工具,基层运营人员可实现库存、订货、员工协同等模块的线上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减轻人力负担。
在供应链环节,钱大妈已上线SRM系统,实现对供应商资质、供货稳定性、产品质量等信息的在线管理。通过系统调度与物流仓储协同,企业实现了日清零库存的高频补货机制,保障食材的新鲜度与配送效率。此外,钱大妈还与支付宝合作上线“碰一下”支付功能,简化顾客支付流程,提高高峰时段收银效率。
在经营策略上,钱大妈不再单一依赖固定时间段的打折销售机制。针对部分门店出现的正价销售乏力问题,企业基于历史销售与商圈模型分析,调整价格策略与促销方式,提高正价商品占比,改善门店毛利结构。同时,在选址策略上,品牌控制门店间距,避免同一区域门店过密带来的客流分散问题,提升单店运营质量。
商品结构方面,钱大妈将资源聚焦于猪肉、牛肉、禽类等核心品类,通过标准化采购与门店端精细运营提升商品毛利。同时关注消费结构变化,对禽类等品类加大推广力度,以适应市场需求的转变。
为提升新店的抗风险能力,钱大妈对加盟商推出多项支持政策。新门店可申请最高10万元的“爬坡期补贴”,以缓解开业初期的运营压力。品牌数据显示,完成爬坡期后,华南区域门店的盈利率超过90%,其他区域平均超过80%。
通过数字化系统建设与策略优化,钱大妈在门店管理、供应链协同和加盟支持等方面初步建立起可复制的社区生鲜连锁运营机制。面对更加多变的市场环境,企业正在逐步形成以效率为导向的稳健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