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花都的一条居民街区里,上午九点刚过,一家“钱大妈”门店已迎来第一波顾客。站在收银台后的老板娘陈珊珊穿着围裙,正熟练地处理一位熟客的订单。她的动作利索、语气温和,手边是一张写着当天特价信息的便签纸,还有一部不断跳出订单提示声的手机。这是她开店的第三个年头。
三年前,她还是两个孩子的全职妈妈,丈夫长年在外工作,家里的经济压力与育儿焦虑几乎压得她喘不过气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从邻居口中听说了钱大妈的加盟模式——不卖隔夜肉、不压货、总部提供选品与配送支持,“不试试不知道,试了才发现,这可能是我人生真正的开始。”陈珊珊回忆。
她用攒下的5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在丈夫和娘家人的帮助下加盟了第一家门店。开业前期,她几乎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白天送孩子上学后去市场了解价格,晚上盘货、对账,有时还要亲自到仓库补货。她说,那段时间最艰难的是“没底气”,顾客来了不熟,员工也没经验,“但我告诉自己,不能让孩子看到我放弃。”
如今,她的门店已进入稳健运营,日均营业额超过8000元,还带动了小区里的几位家庭主妇加入店铺轮班。她说最有成就感的不是赚钱,而是“终于不再是‘谁谁的太太’,而是能自豪地说:这是我开的店。”
像陈珊珊这样的女性加盟商,在钱大妈的体系中越来越多。据品牌方介绍,截至目前,全国加盟门店中有超过30%由女性主理,年龄跨度从“90后”到“60后”。她们既是母亲、女儿、妻子,也是门店经营者、社区联络者、食品质量的守门人。
来自成都的李娟则是一位年近五十的女性创业者。此前她曾经营早餐摊,靠手艺养活一家人。2021年,她在社区邻里团购中看准了生鲜零售的需求变动,果断转型加盟钱大妈。起初不懂线上,面对智能订货系统时甚至“连怎么扫码都不会”。但她主动参加品牌总部组织的运营培训课,学会了如何通过社群推广、会员卡引流、门店直播等手段提升销量。
她坦言自己没什么“野心”,但很享受每天清晨五点开门前的一小时:那是一天中最安静的时光,城市还没醒,街道空旷,自己站在门口,看着店铺灯光亮起,会有种踏实的满足感。
近年来,各地不断出台针对女性创业的专项支持政策,从初创贷款贴息到灵活就业引导,再到社区营商环境优化,都为像陈珊珊、李娟这样的创业者提供了新的平台。数据显示,仅2024年上半年,广州、成都等地面向女性创业者的社区零售专项培训就累计覆盖超过1万人次,已有多个生鲜类品牌纳入“女性优先扶持名单”。
在这个仍由男性主导的商业世界里,她们没有豪言壮语,也很少站上聚光灯。但在每一个被清晨吵醒的生鲜配送清单背后、每一场加班至深夜的盘货与补货之中,她们用自己的方式,在社区的土壤中扎根,用劳动与坚持开出自己的“微光”。
正如冯卫华在2025加盟商大会上所说:“钱大妈这个品牌,从来不只是关于生鲜,它关于一群人,如何在最接地气的地方活出自己的选择。”对于越来越多的女性加盟商而言,门店的灯光不仅照亮一张张蔬果摊位,更照亮了她们的尊严、价值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