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家园

专家再谈共同富裕、三次分配、住房贷款!住房贷款具有再分配功能

  9月25日,第六届复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形式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后疫情时代双循环与十四五”。论坛主办方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复旦经院全球校友会。

  证券时报记者从主办方了解到,该论坛此前5届都站在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寻找经济解决之道。因疫情原因,2020年论坛被迫暂停一次。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第一年。我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周小川:住房贷款具有再分配功能

  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国金融学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表示,在当前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大背景下,企业在追求ESG的同时,个人其实也存在相关要求,因为也存在大量为个人服务的金融业务例如个贷等,就涉及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他说,最近的热点是规劝青少年不要过度追求电游或追星,因此,个人也存在治理需求,要对个人自己、对家庭、社区和社会负责。从财务方面的治理来说,比如说应该量入为出,不要想着一夜暴富。有些投资产品的选择上,个人也应该想到符合相关的管理要求,而不是绕道而行。

  如果扩展ESG的概念到个人身上,需要有一些冷静的甚至是逆潮流的思考,以便在这方面发挥好更稳健、更可持续、更加有利于整个社会的ESG。

  他表示,尽管科技在不断发展,但一些传统业务仍然具有潜力。个人金融业务在个人收支平衡等方面仍有积极作用。个人贷款当中,一部分是个体经营性贷款。还有比如说个人创业,假如仅仅是依靠个人信用贷款,这还是不够的,创业者应该主动去与风险投资等打交道。

  周小川表示,中国最近也在讨论收入分配,一次分配、二次分配、三次分配等等。除了国家收税方面所体现的收入再分配政策之外,住房贷款可能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具有再分配功能的金融工具业务。

  如果在调控经济缺乏手段或者分析宏观经济不够透彻的情况下,有时候也会变相或盲目地过度支持经常性消费。对于经常性的个人消费,除了一些比较成熟的若干种类之外,目前是否真的到了应该大幅扩张个人消费的阶段?这是否符合ESG理念?这些都需要我们冷静考虑。

  企业为了追求ESG,会不会与以前典型的企业目标函数、企业行为的描述产生冲突?对此,周小川觉得其实这是可以融合的。不仅把ESG当作目标函数,还把ESG作为一种约束条件。

  周小川还指出,尽管科技在不断发展,人们可能会有一种倾向,总是说科技发展了,那么老的东西没有用了、过时了,大家都去追求时尚的新的东西。但其实还是要做经济学分析,要做冷静观察。有很多传统的业务探索这么多年,目前来看还是很有潜力的。

  在调控经济上,如果手段不多招数不够,就有可能过度依赖无指向型经常性消费的金融支持。它可能带来风险,从ESG的角度来看,这不见得是合适的。

林郑月娥:探讨人民币双向流通渠道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表示,在后疫情时代,香港特区将在中央大力支持下,以自身所长开拓发展新空间,增添发展新动力。

  她认为,在“十四五”时期双循环格局下,香港在每一个范畴都可以扮演促进者和参与者的双重角色,都可以成为受益者和贡献者。

  林郑月娥认为,香港在国家金融发展中,可以发挥五方面的关键作用,这包括助力人民币国际化,继续担当内地企业的可靠融资平台,为内地在外的资金提供停泊和管理服务,发挥风险管理中心的功能,成为区内绿色和可持续金融枢纽。

  对此她强调,香港可以助力人民币国际化。香港在离岸人民币结算、管理方面具有很大优势。今后将继续探讨人民币双向流通的渠道、互联互通机制等,把握大湾区金融优势。

  林郑月娥表示,对香港澳门来说,“一国两制”是最大的优势,国家改革开放是最大的舞台。从这个角度去看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大循环的经济格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前海扩区方案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为香港带来新的重大机遇。香港经济经历了一次又一次转型,但无论回归前或回归后,都和祖国发展密不可分。

黄奇帆:国际贸易GDP占比可能降低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学术顾问、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表示,科技创新是国家内循环的原动力。以内循环为主体的国际国内双循环战略,是中国更高质量、更高效率发展的必然。

  黄奇帆认为,今后,我国国民经济依赖世界市场的程度将会有所减少。今后十几年,国际贸易的GDP占比将可能降低到25%左右。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推动要素市场的市场化发展,由市场决定形成一个高标准的要素体系。零部件、原材料等生产大部分在国内,产品还是覆盖全球市场。作为内循环的主体,国内消费将从42%逐渐上升到50%以上。我们会实现更高层次、更有力度的开放。

  他认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要认清它是一个分阶段实现的目标,不是一步到位的概念。黄奇帆认为,共同富裕需要先做好蛋糕,再分好蛋糕,缩小而不是消灭三大差别,不可能没有贫富差距,应该将差距缩小到社会可以接受的程度。

  黄奇帆表示,共同富裕在发展的过程中,是通过三次分配来实现的,一次分配主要讲效率,二次分配兼顾效率和公平,三次分配靠道义,不能靠强迫。共同富裕是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让全体民众努力工作、创造财富的过程中实现的,应该完整理解共同富裕的概念。2035年我们可能实现4亿中等收入人群翻番(至8亿)的目标。中国在世界上的引领力将得到提高,“三个自信”将得到极大提升。

  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将使得中国今后十几年在能源结构、国民经济效益和质量,以及在世界上的引领作用等方面实现结构性、根本性的变化。

  黄奇帆指出,在5个战略的推动下,中国2035年远景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国老百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将得到极大提升,世界各国与中国和谐共处状态将得到极大改善。

  龙永图:需建立一个完整的内需体制

  国家外经贸部原副部长、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龙永图认为,要用辩证的方法来看“建立一个新发展格局”,有利于满足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有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有利于把经济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有利于让世界共同分享中国经济法站的红利。

  他认为,我国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际国内双循环互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并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对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具有重大影响的发展战略。

  龙永图认为,我们应该把满足内需作为新发展格局的出发点,把建立一个完整的内需体制作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

  他强调,进入到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阶段,在应对所有的挑战方面,特别是在应对不确定性方面,中国要坚持对外开放。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来越大,才能避免墨守成规,不断增强竞争力,团结全世界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