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家园

北京2023年土拍收官:共揽金1741.3亿,央国企仍是拿地主力军

12月28日,北京迎来今年最后一场土拍。最终,两宗宅地均以底价成交,共揽金76亿元。

其中,中海地产以56.1亿元底价拿下石景山区北辛安棚户区改造B区土地开发项目1608-667、646、703、670、711、695地块,土地面积约9.66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约33.63万平方米,销售指导价7.8万元/平方米。

保利发展则以底价19.9亿元摘得北京市顺义区顺义新城土地一级开发项目SY00-1101-0601、0603地块、SY00-1101-6002地块,成交楼面价为1.93万元/平方米,销售指导价4.3万元/平方米。

至此,2023年北京土拍收官。据中指研究院数据,北京今年共计举行了27场土拍,成功出让61宗涉宅用地,总规划建面582.2万平方米,收获土地出让金1741.3亿元。而2022年,北京亦成交61宗宅地,成交金额1747.19亿元。

12月28日北京土拍成交情况 图片来源:中指研究院

央国企仍是拿地主力军

具体来看,据中指研究院统计,今年北京供地的14个行政区当中,以供地宗数来看,大兴区以11宗排在首位,昌平区、丰台区各8宗,朝阳区6宗,房山区、通州区、顺义区、石景山区各5宗,海淀区、亦庄开发区各2宗,远郊区平谷、延庆、怀柔、密云各1宗。

从成交总价来看,丰台区以348.2亿元位列第一,总规划建面79.6万平方米;大兴区以316.7亿元位列第二,总规划建面105.6万平方米;昌平区以264.3亿元位列第三,总规划建面106.8万平方米。

拿地企业当中,央国企仍是拿地的主力军。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地方新面孔也参与到北京土拍市场中,且表现积极。这也意味着在城市快速分化的当下,北京成为众多房企选择在未来深耕的城市之一。

中指研究院土地市场研究负责人张凯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指出,从土地整体供求来看,北京推出和成交规划建面同比均上升,分别增长1.9%,20.1%;推出楼面均价同比下降7.6%,成交楼面均价同比下降7.1%;土地出让金小幅攀升,同比增长7.8%,体现出北京土拍市场的强大韧性和吸引力。

据每经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北京土拍市场频现诸如福建雄旺、中皋置业、石家庄创世纪、大华集团等众多陌生面孔,甚至是“防水一哥”东方雨虹这样的拿地方。如果再加上太原萃丰、南通江海港、扬州华鹏、海门海泰、陕西同致、芜湖康润等参与报名竞拍的企业,2023年在北京土拍市场出现过的新面孔至少有20家。

比如3月份的北京2023年首轮土拍中,位于朱辛庄地铁站左侧的小体量地块引发42家开发商的激烈竞争,创下报名企业纪录,该地块最终被大华集团大连华旅置业有限公司以12.995亿元夺得;但6月1日,该纪录被打破,顺义新城第19街区19-69地块共吸引了45家房企及联合体参与报名,其中民营企业参与主体将近20家,该地块最终被福建雄旺摇中。

坚决落实“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土拍政策方面,年初北京率先推出拟出让公告清单替代集中供地模式,以“小步快跑”拍地形式补充集中供地模式。

今年2月,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布通知,建立拟出让地块清单公布制度,要求每次公开详细土地清单对应的拟出让时间段原则上不少于3个月,给市场主体充足的时间预期预判。同时,详细清单内的地块,在公开的拟出让时间段内可以一次或多次发布出让公告,有序组织出让。

4月,北京将“同一企业不得同时报名竞拍同一宗地”调整为“同一集团不得同时报名竞买同一宗地”。

11月6日,市场传言北京将“取消地价上限”,次日,每经记者从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方面获悉,此为不实消息。北京市将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决落实“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工作目标,继续坚持“房地联动”,确保首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12月19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文优化土地供应管理,将分用途明确土地出让价款。

此外,北京土拍在细则方面也持续调整,例如取消“竞配建、捆绑共有产权房、70/90限制政策”;海淀双新村地块首次推出“竞地价 竞超低能耗建筑面积”等,以满足国家战略要求。保交付等措施也为竞拍企业提供了更大的信心和保障,有利于维护市场稳定和健康发展。

张凯表示,相较于上海,北京今年允许拿地企业在竞得地块后与其他企业合作开发,该政策与上海对比灵活度更高,这也是吸引房企积极参拍的重要原因之一。北京和上海已逐渐成为众多房企在市场分化之下“唯二”的深耕城市之选。

“北京的老旧小区存量仍然较大,改善需求尚有大量的释放空间,结合目前北京在限购方面的政策仍然是全国最严的城市之一,因此北京强大的房地产市场潜力仍将吸引更多房企来京投资,预计2024年北京土拍仍将保持较高的市场热度。”张凯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