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家园

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 看开放成都的三个维度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也是成都发展的最大变量。

一条条国际航线起飞,一趟趟国际班列开通,不断推开成都的开放大门;一个个开放平台落地,一项项投资项目落户,持续提升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能级……十年来,成都坚定不移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坚持以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服务新发展格局为引领,推动深层次改革、高水平开放,用好用活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联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枢纽能级,打造开放层次更高、制度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经济活力更加充沛的内陆改革开放高地。

国际航空枢纽从畅连全球五大洲到双国际机场支撑“空中丝路”,国际铁路枢纽从单一线路到四向拓展通江达海融入“陆上丝路”,立体口岸体系建设从一个国家对外开放口岸到“三足鼎立”、保税平台体系由“一区两园”模式运营发展成为“三区(四园)两中心”体系……在持续扩大对外开放进程中,“广度”“速度”和“深度”三个维度记录着开放成都发展的非凡十年。

广度

国际铁路枢纽

深耕“一带一路”四向拓展

2022年10月15日,“蓉欧非”铁海多式联运首趟国际班列从成都国际铁路港始发,这是我国第一条利用中欧班列联通非洲的贸易和物流通道。以成都为起点,成都国际班列沿着“一带一路”不断拓展向世界延伸,持续提升成都的双向经贸合作广度。

2013年4月26日,首趟蓉欧快铁(现为“成都中欧班列”)从成都国际铁路港始发,沿着全长9826公里的铁路驶向欧洲目的地——波兰罗兹。这条陆上国际通道,架通横跨亚欧大陆桥,推开成都西向开放大门,告别货物出口必须依靠空运或海运的历史。

大通道促大开放,大开放促大发展。十年来,市口岸物流办紧紧围绕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加速构建“四向拓展、通边达海”的7条国际铁路通道、5条国际铁海联运通道,坚持四向拓展国际班列网络布局,持续提升开行质效。

2015年8月,蓉欧快铁首趟返程班列开行,实现国际通道双向往来;2016年6月,中欧班列正式启用统一品牌,蓉欧快铁更名为中欧班列(成都);2021年中欧班列(成渝号)开行、中老(成都至万象)跨境铁路货运班列开通……

成都中欧班列自开行以来,跑出了发展“加速度”,成为连接亚欧的“钢铁驼队”。这支钢铁驼队越平原、过荒漠、闯戈壁,线路四向拓展不断丰富陆上丝路的开放通道网络。开行数量由2013年仅31列提升至2021年中欧班列(成渝)超4800列,实现“多口岸过境、多通道跨境”双向高频次稳定开行,综合运行指标保持全国第一方阵。

如今,成都国际铁路枢纽已形成中欧(亚)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中老(越)班列等多向度班列协同运行格局,初步建立起“西至欧洲、北至蒙俄、东联日韩、南拓东盟”的国际班列线路网络体系,畅联波兰罗兹、德国纽伦堡、荷兰蒂尔堡等94个境外城市,和上海、钦州等27个境内城市。

速度

“两场一体”协同运营

引领民航发展第四极

在陆上丝路加快四向拓展的同时,成都的空中丝路也加速展翅高飞。成都依托国际航空港、铁路港枢纽,加快建设陆海互济、四向拓展、综合立体的国际开放通道,充分发挥门户枢纽聚势引流作用,在更大范围配置资源、拓展市场。

十年来,成都国际航线网络在深耕亚洲区域航空市场的同时,逐步发力洲际远程航线,国际航线保持快速拓展、量质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逐步构建起洲际干线与短程支线有效衔接的航线网络。

2014年6月,开通成都至美国旧金山的第一条北美洲直飞航线;2017年5月,开通成都至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定期直飞航线,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国际(地区)航线突破100条……空中丝路的高效通道畅达全球五大洲,为中外人文交流、经贸往来、深度合作架通便捷空中桥梁。

十年来,成都累计新开通国际(地区)航线83条,其中定期直飞客货运航线68条,到目前国际(地区)航线数量增至131条,航线数量、质量稳居中西部前列,基本形成覆盖北美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及亚洲的重要枢纽城市的航空客货运骨干航线网络,航线网络结构持续优化提升。

2021年6月27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正式通航投入运营。继北京、上海之后,成都是我国大陆第三个拥有双国际枢纽机场城市。成都“两场”近期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2亿人次、货邮吞吐量280万吨的需求。“两场一体”协同运行增强韧性,其效应也初现——面对疫情冲击,航班起降量、旅客吞吐量等主要生产指标,逆势迈上全国城市排名前列。2021年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居全国第2位,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投运一周年以来累计旅客吞吐量突破1千万人次。2022年1—9月,成都机场旅客吞吐量居全国城市第1位。

从2015年双流国际机场成为中国内地第四大机场,到2018年双流国际机场跻身全球“5000万级机场俱乐部”,到2019年成都航空口岸年度出入境流量突破700万人次大关,再到2021年构建起“两场一体”协同运营的新发展格局……成都国际航空枢纽能级持续跃升。

站上新起点,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功能将进一步凸显。中国民航局印发的《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行动纲要》,明确将成渝机场群上升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并列的四大世界级机场群;四川省政府、中国民航局联合发布《成都国际航空枢纽战略规划》,成渝机场群定位为我国民航业发展的第四极,引领西部民航发展的国际客货运航空枢纽和西向南向门户枢纽;2022年民航局印发《关于加快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加快提升成都、重庆国际航空枢纽国际功能和竞争力”。

深度

构建立体口岸体系

提升开放经济发展能级

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十年间,成都厚植开放优势,坚定不移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加快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对外开放通道持续优化拓展的同时,聚力建强开放合作平台,构建日益完善的立体口岸体系,不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能级。

2021年3月,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口岸获国务院批复对外开放,目前已完成省级预验收并向国家口岸办申请正式验收。十年来,成都稳步推进口岸扩大开放,加快建设立体口岸体系。2014年成都铁路口岸获批国家对外开放口岸,并于2015年7月获批设立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截至目前,成都拥有开放口岸3个、具备10项进境指定监管场地(口岸)功能,其中双流国际机场口岸是中西部地区进口口岸及海关指定监管场地功能最齐全的空运口岸。

与此同时,成都的保税平台体系布局也日益完善。十年间,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双流园区通过正式验收,成为全国首个“一区两园”模式运营的综合保税区;成都空港、天府新区成都片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先后获批;成都高新西园、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实现封关运行,形成“三区(四园)两中心”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体系。如今,按照区港一体模式申建的天府国际空港综合保税区正加快推进,天府国际机场口岸进境综合性指定监管场地已获批立项。

通关时效是口岸营商环境的一大重要指标,近年来成都加快建设“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客货运开放环境。2013年3月,成都航空口岸率先在中西部实现“7×24小时”预约通关,2019年升级为7×24小时“不打烊”通关保障,实现“随到随检、快速通关”。2021年成都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降至39.7小时、1.06小时,较2017年压缩超过六成。

不仅如此,2013年成都实施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这是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我国中西部首个实施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城市。紧接着,2019年成都升级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延长免签停留时间,外国人士往来成都变得更为从容。

2022年4月,《中国城市对外交往影响力分析报告(2022)》发布,报告称成都在城市外交活力度和城市对外展示度方面表现突出,正稳步成为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和西部国际门户枢纽。

伴随国际门户枢纽功能新跃升,成都与全球交流合作日益密切,目前成都缔结国际友好城市达100多个,与全球22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关系,落户世界500强企业、领事机构数量均居中西部第1位。十年间,成都外贸进出口增长了两倍多,成为中国西部“外贸第一城”,2021年成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2599.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