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2月中旬,各家房企都已基本公布了1月份的销售数字,龙湖集团今年开始却有了一点变化。
据龙湖集团2月11日披露,其2022年1月单月实现归属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人民币69.9亿元,归属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面积41.8万平方米。
不同以往,龙湖集团在2022年起抛弃了过往简单的“合同销售”的口径,而是加上了“归属股东权益”的定语。除了将外界视线从全口径销售大幅下滑之中转移,这同时或许是“奉行长期主义”企业想要传达的一些信号——更强调有质量的增长和有回款的签约。
事实上,这也是如今资本市场对所有房企发展提出的要求。
首月权益销售70亿
按照龙湖集团最新的统计口径,其1月份实现归属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人民币69.9亿元,归属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面积41.8万平方米。
从业绩贡献的区域看,在2022年1月单月权益销售中,西部14.4亿元,环渤海18.6亿元,长三角20.7亿元,华中3.6亿元,华南12.6亿元。与过往一致,长三角、环渤海和西部依然是贡献最多的几个区域。
由于转换了“权益销售”统计口径,龙湖集团今年的销售数据并不能简单地与以往对比。
但仅就观点指数统计,龙湖集团1月份全口径销售金额大约107.5亿元、销售面积63.3万平米,与去年1月合同销售金额195.1亿元、合同销售面积117.1万平方米相比,还是有明显回落。
1月销售业绩回落并不让人意外,毕竟这也是整个行业的群像。
据观点指数发布的“2022年1月房地产企业销售金额表现”研究成果显示,1月前100房企实现全口径总销售金额6058.7亿元,环比减少38.4%,同比减少46.1%,楼市销售依旧处于低位水平。
报告还指出,从前100房企全口径销售区间分布数量来看,2022年1月份全口径销售100亿元以上的房企数量明显减少,仅有14家,较去年同期减少25家;全口径销售位于50-100亿元以及20亿元以下这两个区间的房企数量分别为22家、29家,较去年同期增加9家、25家。
全口径销售额虽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房企们的规模水平,但有分析人士则指出:“近年来,房企合作开发项目越来越多,权益销售额能够更客观地体现房企的资金运用和战略把控水平。权益销售额是房企按项目持股比例应占的销售金额。”
另一业内人士也表示,在三道红线之下,房企融资的口子未来仍会继续被严控,尤其是“雷声”不断的背景下,房企对资金与回款的重视程度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于是,越发强调“有质量增长”已是行业共识,权益销售或者可以让外界更容易看清楚一家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
基于这些背景,我们也就不难理解龙湖为何在2022年开始采用“权益销售”的说法了。
碧桂园、龙湖们
事实上,在龙湖集团之前,最先选择公布权益销售口径的是碧桂园,其早在2018年7月份开始,已经开始选择不公布年销售目标,同时仅披露权益销售金额。
作为行业龙头,彼时碧桂园这一行为备受关注,毕竟那时“三条红线”仍未出台,房贷“两道红线”也未有踪影,大多房企对于规模的热衷程度有增无减,而全口径销售额大多可以帮他们在投资者面前营造出“更大更强”的面貌。
但碧桂园作为最大房企,数百上千的项目中合作项目也是数不胜数,“人间清醒”碧桂园自然也看到了这一点。
在2019年3月份的年度业绩发布会上,碧桂园主席兼执行董事杨国强曾就此回应称:“你公告了一个数据有很多合作的,里面很多人含了股份,最后也搞不清他自己真正得到的盈利怎么样,我们为了让大家了解得更清楚一些,所以就进行了这个改变,这样大家更容易理解。”
他同时补充,我们强调的一定是速度、效益让位于安全和质量,我要求在安全和质量的保证前提下往前走,速度和效益让位于安全和质量,所有东西以安全和质量为第一位,不然公司走不远。
为了安全和质量,碧桂园那时起就在净利润和销售增速方面有所控制。
与此同时,在2019年开始,碧桂园就以回款现金流为行政考核的标准,当年销售回款率即提升了5个点至96%,处于行业高位,此后数年碧桂园回款率虽有回落,但仍维持在90%以上。
与碧桂园的转变相比,龙湖集团似乎一直都没有过多关注在规模和排名上。
“龙湖历来奉行长期主义,不过分关注规模和排名,更强调有质量的增长和有回款的签约。公告权益签约数据,也是龙湖在上述管理要求之下,一以贯之的做法。” 上述分析人士如此表示。
因而,龙湖集团在财务上的“自律”在业内也是备受推崇,也成为如今为数不多获批发债的民营房企之一。
从另一方面看,越来越多企业也开始更关注在发展质量上,在碧桂园之后,如融创、中交、阳光城、龙光等企业也纷纷在业绩披露时公布“权益销售”数据。
在未来,公布权益销售口径的房企队伍应该还会不断增加,毕竟从规模到质量的转型,也对房企们提出了不一样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