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殖,意指谋求“滋生资货财利”的商业活动,最早来源于孔子对弟子经商营利行为的评价,后由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所记载。
如今,正处于寒冬中的房地产行业里,可供圈点的“货殖之术”仍有借鉴价值。
其中,被看作是稳健房企代表之一的中国海外发展,以其惯有的经营策略和投资手段实现了逆周期下的地产货殖。
如果说2020年“三道红线”是房地产逻辑转变的演练,那么2021年则是房地产行业的入冬,现在有一批无法适应或尚未来得及调整战略的房企相继出现危机,处于漩涡之中。
危机房企的特征大致相同,多以高杠杆、高周转模式为主。
其他尚在安全圈中的房企,或因自留资金充足,或因滚动开发模式,虽未踏空但也如履薄冰,不断减少开支及投资预算,希冀抱团取暖以抵御“冬天”。
相比于此,像中海、华润、万科、龙湖等以长债为主、表外资产少、信用稳定的房企,虽也受市场下行周期影响,但充足的现金流、低融资成本让他们能够在行业底部发展。同时,对于利润的追求,则是中海踩中市场节点、逆周期投资拿地的关键。
根据观点指数发布的2021年度房地产企业销售表现显示,2021年中海系列公司累计合约物业销售金额约3647.3亿元。另外,中海1-11月与此同期,累计应付的土地出让金约为1128.86亿元。这一金额尚未达到年初所定全年计划新增土地权益1650亿元的投资预算。
值得关注的是,在上半年全国22城首轮集中供地中,中海整体参与度并不高,仅投资118亿元购入4宗地块。进入下半年,自二轮供地开始,中海一改首轮保守态度,大举斥资658亿元、斩获25宗地,全国发力、重仓湾区。
这一举动,在当前房地产行业整体资金面偏紧、土地市场低迷情况下,着实让业界关注。市场一度以其“央企身份”解读,但未免忽视了背后中海的企业战略准则。
中海集团董事长颜建国曾对土地投资方式做出解释,称首批集中供地市场竞争激烈并不理性,投资回报比较低,不符合中海的利润要求,同时认为下半年机会更多。
从言语中可以发现,中海遵守着较为严格的财务和投资纪律,并且根据以往和自身经验,对市场有着一定的预判和出击。
不可否认,对利润的固守和经营的谨慎,让中海能够在风云变幻市场中保持方向。
土地货殖
在房地产行业摸爬滚打40余年的中海,较早实现了核心一二线城市的占位。1988至1995年间就先后进入深圳、上海、广州、北京等城市,完成一线城市全覆盖,其后聚焦长三角华东地区、粤港澳华南地区、京津冀华北地区等地。
据观点新媒体不完全统计,中海在2021年1-11月期间,至少收购了52个土地项目。其中,北京、广州、深圳三个一线城市项目占比21.15%,苏州、南京、天津、重庆为主的新一线城市占比46.15%,长春、厦门、嘉兴等二线城市占比30.77%。
12月6日,中海发布公告披露,2021年前11月收购土地累计应占楼面面积约971.69万平方米,累计应付土地出让金约为1128.86亿元。
以中海所划分的城市区域分布来看,华南地区新增楼面面积超过300万平方米,占累计新增总量的三分之一,华东地区、华北区域以及北方区域位列其后。
数据来源:企业公告、观点指数整理
从销售端来看,2021年1-11月,中国累计实现全口径销售金额3297.3亿元,对应销售面积1662.1万平方米。其中,华南地区在中海的销售额和销售面积贡献值也在首位,合约销售额达到558亿元,销售面积则达208万平方米。
数据来源:企业公告、观点指数整理
值得关注的是,2021年是土地双集中政策施行“元年”,各房企十分重视,所定策略不一。但随着行业形势的变化,三轮集中供地也呈现出明显不同特征。
第一次集中供地,房企竞拍热情高涨,最高土地溢价率一度超过100%。“联合拿地”成为不少房企的土地策略之一,滨江、金科、卓越、首开均保持60%以上的联合拿地比例。
下半年,第二次供地土拍规则趋严,加之房企资金趋紧,土地市场遇冷,国企、央企集中发力。延续至第三次集中供地,“国资兜底”的现象更加明显。
呈现至中海身上,逆周期拿地趋势明显,尤表现在与首批供地截然不同的第二轮集中供地上。
据观点新媒体此前报道,中海于4-5月拿地数量仅有5宗,在一线城市拿地数量为零。而整个上半年,中海新增土地20宗,对应计容建筑面积489万平方米,土地购置额513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6%、7.6%。
土地市场低迷的第二、三轮集中供地,中海却以“抄底”的姿势大举进击。
仅在第二轮,中海就斩获25宗地块、斥资658亿元。最终以841.21亿元、32宗地块收官三批次集中供地,并成为2021年天津等城市购地资金榜首,涉及金额111.27亿元。
探究转变原因,一方面由于金融监管、房企融资政策持续加码,加上多家房企资金流动性出现问题,不少房企退出土拍市场;另一方面,第一轮集中供地竞拍激烈,部分房企难以获取利润,对土地市场的观望情绪加重。
就中海而言,上半年所购20宗土地,成本13736.45元/平方米。而7月份以后,拿地成本下降至12537.13元/平方米。
对此,中海管理层曾在中期业绩会上回应到:“第一批集中供地市场很热,竞争比较激烈,回报也比较低。我们坚守投资刻度,要求合理的回报,不赚钱的地不会去买。”同时认为,土地端下半年会更加理性一点,诸如中海这样的企业“机会会更多一点”。
截至2021年6月底,中海总土储约5940万平方米(不包括宏洋),存续比为5.7倍(总土储面积除以全口径销售面积),现有土地储备可满足未来3-4年发展需求。
经营货殖
颜建国曾在2020年年报中谈及,房地产市场的竞争发展是一个长跑,下半场竞赛刚刚开始。“分化”将是房地产下半场最重要的特征。面对不确定性,中海表示将以资源和能力实现确定性增长。
其中,市场分化被其视为明显趋势。房地产下半场,一二线及强三线城市将是主战场。在此判断下,中海提出“蓝海战略”并视为拿地准则。实际上,如前文所述,中海始终将一二线城市作为投资布局的安全墙,以保证经营的稳健续航。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房企的投资布局中,虽然一二线投资额所占比重较大,但也更具韧性。在市场下行期,一二线城市具有更强的防守性,而在市场上行时,一二线城市反弹和向上的动力也更为充足。
由此,高能级城市保证了稳定增长的销售业绩,使得中海在投资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连贯性。
数据来源:企业公告、观点指数整理
中海在年报中还提到,企业也将进行分化。
基于针对房地产企业的“三条红线”金融监管政策,以及针对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与个人住房贷款的“两条红线”,将阻断高杠杆房企扩张路径,中小型房企规模快速上升的通道被关闭,优胜劣汰的行业整合将进一步加速。
杠杆端的限制会逐渐蔓延企业资金流动性的安全,即便是万亿级别的企业也无法承担杠杆受限所造成的缺口。因此,原以高杠杆冲击规模的房企,在2020年全年业绩会上纷纷表示将“降杠杆”作为首要任务。
不难发现,企业这一分化特征尤在2021年下半年显现。
继华夏幸福、蓝光发展债务违约后,恒大、花样年、新力、阳光城、佳兆业、奥园等房企流动性危机相继爆发。叠加资金端受阻、销售端不佳等多重因素,房地产行业急速入冬,不少房企不得已收缩规模、出售资产以保证资金周转。
中海自“三道红线”政策推行之日起,便一直居于“绿档”状态。其中,公司扣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53%、现金短债比2.58、净负债率为32.54%,远低于央行、银保监会等机构要求的70%、短债比大于1、净负债率不超过100%的要求,且处于全行业较低水平,安全边际充足。
融资方面,中海始终以境内债权融资为主。截止至12月15日数据,公司1-3年内到期境内债额度为104亿元,3-5年的到期额为139亿元,5-7年15亿。境外债方面,一年内到期44.6亿元,5年以上19亿元。
观点新媒体基于谨慎性原则测算,以行权日统计并外加利息支出,中海2022年、2023年、2024年的偿债现金流支出每年分别为28亿元、47亿、71亿。
2021年半年报披露,中海地产有息负债达到2285亿元,其中一年以内到期的短期负债占19.8%,到期债务压力较小,同时在手现金为1174亿元。因此,公司并无短期偿债压力,现金流处于健康状态。
2021年上半年,中海平均融资成本3.6%,较2020年下降0.2个百分点,与保利发展、华润置地同处于4%以内的行业最低区间。
根据中海2021年发行境内债粗略估计,全年融资成本在3.2左右%,最低达到2.75%。纵观近五年,中海融资成本也呈不断下降趋势。
与此同时,中海还认为未来房地产市场投资领域也将出现分化,因土地日益稀缺,单项目投资额越来越大,财务稳健、资金实力强劲者拥有更多的机会。
2013年以来,中海在手货币资金常年维持在千亿以上,货币资金占总资产的比例在10%以上。2016年以来,即便土储面积大量增加,中海的资金保有量依旧维持在相似水平。
可以发现,中海长期坚持的稳健经营战略,叠加央企背景优势,有利于公司运作境内外双融资平台,低融资成本使得公司的资金端优势尤为突出,未来仍具备一定杠杆空间。
这也为之后的发展预留充足弹药,以备窗口期集中发力,抢占市场份额。
利润货殖
稳健增长、谨慎经营,确能让中海能够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保持不变的方向,但不得不承认,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预示其规模与利润亦有瓶颈。
最直观的实盈利能力回落--据观点新媒体查阅,2019年、2020年半年度以及2020年,中海毛利率分别为33.7%、30.6%以及30.5%。而来到2021年半年度,毛利率跌破30%至28.5%,回落至2016年水平。
数据来源:企业公告、观点指数整理
究其原因,头顶“利润王”名头中海也正经历行业低潮,虽然依然保持着较高的毛利水平。
事实上,中海在2021年中期业绩上公布的核心净利润增长11%至192亿元人民币,但如果剔除2021年上半年10亿元人民币的汇兑收益,同时考虑2020年上半年5亿人民币汇兑损失,核心净利润增长仅有1.4%。
“中海对房地产行业始终抱有乐观的态度,短期有波动,中长期始终有信心。”颜建国则向投资者强调,中海2021年的目标没有改变,无论是销售目标还是投资目标,公司继续按照既定目标全力完成。
而根据中海年初公布目标,未来5年,销售规模、商业收入、物业出租的租金都会按照两位数增长,但并未说明具体数字。
由此看出,90%资源聚焦于住宅开发主业的中海,在多重外围因素造成的房地产行业不确定环境下,即便手握多重优势,也不敢轻易定下确切的增长指引。也流露出,希望以上下游投资拓展,培育集团的第二增长曲线。
和市场预期一致,中海认为具备商业资产投资运营、旧改、城市更新等城市运营能力的企业拥有更多机会。在坚守地产主业的同时不断调整多元业务,确定了以“今天”(地产开发)、“明天”(商业地产等)、“后天”(养老、教育、物流等新产业)三个层级构有序配置资源。
2021年,中海商业项目迎来入市高峰期,上半年宁波中海大厦、北京金安中海财富中心等6个项目已投入运营。下半年预计有15个商业项目集中入市,涵盖写字楼、购物中心、酒店、长租公寓、物流产业园等多种业态,年内新增商业总建筑面积约101万平方米,较2020年末在营总建筑面积增长20.7%。
截至上半年,中海持有商业物业(含购物中心、酒店、长租公寓、物流园区等)实现总营业收入25亿元,同比上升23.3%,其中写字楼租金收入为17.4亿元,同比上升14.0%,占比超六成,购物中心租金收入为5.2亿元,同比上升31%。
在财报数据中,虽然可以看到中海正围绕房地产上下游产业链拓展相关业务,但从多元业务收入占比不足5%的比重来讲,道阻且长。
若探究中海40多年来能够稳定发展的原因,发迹于香港的中海始终带有港式开发商追求长期稳定的商业基因,于成本管控及投资节奏上皆有自身准绳,亦被称作房企中典型的“工科生”。
或许更多的是源于90年代那场危机,让中海痛定思痛。今天这场房地产行业寒潮并不亚于此前,但中海早已备好御寒工具。
商业世界终是残酷的,曾经依赖高杠杆模式的房企,将面临着被挤出房地产市场的现实,行业也将重新洗牌,这些被挤出者的市场份额,将会被幸存者分享。
“富无经业,货无常主,能者辐凑,不肖者瓦解。”在《货殖列传》的最后,司马迁道出了商业社会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