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商业/康旅

许峰:蓝城的“修行”

2022-08-08    来源:观点地产网

编者按:在创造中寻求解决之道,从2022年开始,一个“新的行业”正在成型。

当前,世界与中国迎来百年未有之变局,面对世纪疫情、全球化退潮、经济下行、地缘冲突与能源危机等不确定性,困难与考验前所未有。

此时,整体经济及各行各业都进入了新的周期,房地产及由此衍生的全新生态体系,要用最积极的态度,给今天的行业及相关产业重新定位,并寻求破解之道。

作为有着数十年市场化发展深厚积淀的庞大产业,作为稳住经济的重要抓手,在新的周期,中国地产行业的企业领袖和精英们,如何创造新的未来?

值此艰难时期,“2022博鳌房地产论坛”将继续如期召开,观点新媒体一如既往邀约中国地产商业领袖及新生代地产人,传递信心与勇气,讲述他们的故事和思想。

7月的江浙,充满着疫情复苏后新生般的炎热。对房地产行业来说,却经历着双重温度。如火如荼的集中供地和新盘入市背后,是销售低迷所带来的底线温度。

盛夏之时,行业的冰点与天气的炽热映照之下,我们与更加成熟审慎的蓝城有了另一次对话。

同样的地点,不同的时境,对许峰来说,今年蓝城依旧背靠山水,心系行业。

许峰直言,在他看来,政策与市场所带来的考验,更像是一次契机:“我们更希望通过这样的变化,能够使得这个行业变得更成熟,政府对这个行业的管理也变得更成熟,同时房地产市场的客户、老百姓购房的心理和心态也变得更成熟,更重要的是维持这个行业长久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代建赛道的先行者,同时也是小镇事业的践行者,身处洪流之中,是裹挟前进还是荣辱不惊,蓝城面临着自己的抉择。

今年与许峰的对话,虽然是在线上进行,但交谈更加敞开。

面对变化与挑战,许峰以开阔的心态表达了蓝城的思考:“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之下,反过来说是对自身管理、自身业务的提升,以及为我们对这个行业的深度思考,提供了一个最好的机会。”

“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慢下来,甚至暂时停一停,想清楚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长久发展之道”。

门外迢迢行路,谁送郎边尺素。年复一年,依旧走在代建与小镇道路之上的蓝城,更多了一份对前行的坚定。

行路难

2021年5月31日,中原建业成功于港交所上市,这是继绿城管理之后第二家港交所上市的内地代建企业,也揭开了代建热潮的新一页。

在融资通道、金融属性减弱的当下,房地产下行周期中,代建企业表现出了强大的逆周期性。无疑也吸引了资本和市场更多注意。

2021年一整年,有30多家房企开辟了代建业务,随着旭辉、世茂等不断加入,代建已经成为行业新风口。

作为行业内最早涉足代建行业的企业之一,蓝城眼中的代建,似乎有着利弊交织的两种不同面貌。

面对代建行业越来越多的竞争压力,许峰坦然表示,代建行业特点和优势,吸引了许多企业入局,但对传统房企来说,开拓代建业务不仅仅是住宅建设模式的简单复制,更需要思考一种身份的转变。

“原来作为一个地产开发商,大多数扮演甲方的角色,通过甲方管理的理念和方式去整合材料供应商、设计单位、施工企业等,共同打造一个理想中的产品。”许峰与我们分享:“但是作为一个代建方,可能面临的东西更多。”

首先是角色的双重性。

代建企业对于委托方来说,成为了标准的乙方,但是对于总包、供应商来说,扮演的又是甲方。而这一层面甲方的权力又局限在委托方授权之下。

作为中间人,三方关系的协调,也是代建企业需要面临的挑战。

“既要满足甲方对于开发进度、资金回流、销售等方面的要求,又要把我们所理解的产品设计、产品服务、产品运营等等方面的理念,协同甲方和乙方共同完成。”

在许多人眼中,代建偏向轻资产业务,似乎没有什么大的资金压力,对于这一论断,许峰表示,比起传统住宅开发,代建资金压力确实小很多,但是对管理和运营的门槛却更高了。

“比传统地产开发承担着更多的压力、更多的责任,以及更多的沟通和协调的角色。”

除了角色的转变,在蓝城眼中,代建事业似乎牵动着更广义的价值。

正如许峰所说,通过代建,不仅能够帮助、支持一些品牌、品质方面不够强的企业,同时还能协助政府部门建设高标准的现代化社区,“既有社会价值,又有经济利益,可以达到一个非常好的统一。”

艰辛与挑战并存的代建之路,蓝城保有着自己的解读。

归去来

“这一年下来,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运营内容在我们小镇当中的重要性。”许峰向我们娓娓道来。

对蓝城来说,小镇业务的成长是企业发展最直观的呈现。

“从今年上半年的统计来看,我们小镇项目当中的农业类项目、教育类项目、康养类项目,都比原先计划提早实现了盈亏平衡。”

小镇不仅是蓝城投入最多,也是战线最久的事业,“原来我们觉得这些项目都要扶持5年、8年甚至更长时间,现在基本上两三年就能够保持良好运营状态,实现盈亏平衡,实现正向收益。”

在许峰看来,做小镇的难点在于,一方面要获得与当地政府的支持,另一方面又要达成惠及民生的更大高度。不仅如此,庞大的小镇业务中,康养、教育、农业……错综复杂的业态配比更是需要因地制宜、谨慎平衡。开发现金回流的部分、长期运营部分的资金布置,都是需要直面的难题。

然而瑕不掩瑜,相对于传统的住宅地产和商业地产,产业地产更似一片未知的蓝海,存在着更深更广泛的探索空间。背后的优势也不言而喻:产业的引入不仅能够更好地对接政府资源,以更低成本获取土地,同时也能以较小的资金成本达成更大的产业价值。

“对于我们来说,如果是纯粹的地产项目,现在都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但是小镇类的项目,因为独特性、配套的长期性、产品的差异性,使得我们很多小镇项目在市场上被更多老百姓认可,尤其是产业深耕运营的相关内容。”

行路漫漫,归去来兮,正如许峰所说,小镇事业对蓝城来说,是“坚持长期主义”的主心骨。

顺势为

接连不断的疫情,让整个房地产行业上半年的销售业绩面临了巨大考验。销售下滑和探底,似乎成了房企的常态。

面对行业的波动和下行,主业以代建和小镇为主的蓝城,仍旧维持着自己的节奏。

许峰坦言,受到行业影响,蓝城今年上半年整体收入和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但是下滑幅度对比行业来说较为平缓。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蓝城作为最早进入代建行业的企业之一,也感受到了来自资金端的压力,同时在开发难度上有了新的考验。在许峰看来,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蓝城需要做的,更多地是顺势而行。

机遇在前,土地市场上城投与国资的活跃,也带动了蓝城这样与政府资源有深入合作的企业,能够参与到更多城市更新以及建设项目之中。

挑战在后,为了更好地实现保值增值,并且保证国有资产合理的资金回流,同时还要满足各级国有开发的条条框框,对于代建企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高的标准。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我们也在不断地自我调整、自我规范、自我加压,使得我们能够持续地在这个行业当中保持领先的地位。”

时间也给了蓝城更多的思考,浸染行业30多年,许峰也经历了一路来的风风雨雨。他向我们直言,房地产行业作为支柱产业,仍旧需要积极看好。

与此同时,整个行业的内容一定会发生变化:“从纯粹的新房开发到城市有机更新,到乡村整治、整理和建设,以后可能是这些内容的组合。”

政策与经济的变化,虽然改变了房地产行业曾经的经营逻辑,但模式的调整,“将有更多的内容主体来支撑后面的房地产”。

谈及行业的复苏与回暖,许峰坦言:“我们希望房地产行业能够恢复得更快一些,按照现在深度调整情况来看,预计恢复的时间应该会持续到明年上半年。”。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plus/comment.htm

热点资讯

舆情监测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