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领地控股发布公告,对即将在6月27日到期的1.5亿美元债提出要约交换。根据条款,交换现有票据的未偿还本金额最少约1.10亿美元(或90%)。
据了解,此次领地控股要约交换的目的是再融资现有票据及改善公司的流动资金状况。截至目前,其现有票据的本金总额1.22亿美元仍未偿还。
要约交换完成后,领地今年內再无境外债本金到期,且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短期的流动性压力,有效规避了此次美元债的违约。
观点新媒体了解到,房企为了避免产生实质性违约,在偿债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常常会通过要约交换、同意征求等方式对临近到期的债务进行展期,并给出一定补偿且交换方案条款并未显著地不利于投资人的情况下,要约交换都有机会获得投资人的同意。
但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领地的美元债要约交换,仅是将原有的美元债发行条件原封不动搬到了港交所,并没有为此次要约交换给予投资者例如调高新券利率、补偿同意费等优惠条件。
要约交换对于像领地控股这样面临流动性困境的房企来说,仅是权宜之计。置换后能否逐渐恢复经营和缓解自身融资情况,才是破局之策,否则终是短暂的救济。
领地困局
今年3月,川系房企领地控股交上了2021年的“成绩单”,2021年销售额和营业收入虽保持增长,但盈利能力持续下滑。
2021年,领地控股实现营收约150亿元,同比增长14%;毛利方面同比减少18.2%,至29亿元,毛利率则是同比下降7.71%,达到19.32%;利润及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减少约39%和约43%,至6.37亿和4.88亿。
在房地产“危机四伏”的去年,领地控股归母净利润骤降43%,销售成本从2020年年底的96亿元上升至121.47亿元,同比增长26%,成本增幅远超营业收入增幅,这个增幅亦表现在利润面的承压。
债务层面,截至2021年财报显示,领地控股总资产为644.33亿元,总负债536.01亿元,净资产108.32亿元,资产负债率83.19%,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72%,净负债率为62%,现金短债比为1.25;“三道红线”的资产负债率未达标,踩中一条红线。
债务结构中以流动性负债为主,总负债536.01亿中流动负债为449.69亿元,占比83.89%,而一年内到期的银行及其他借款有32.32亿元。
去年领地控股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52.24亿元,同比减少11.8%。其中,已抵押存款及受限制现金分别为1.47亿元和7.79亿元,流动资金为42.98亿元,覆盖一年内到期的短债还是没问题的。
破局之策
财报还显示,领地控股存在贸易应付款及应付票据总额为82.06亿元,还不包括9.51亿元的优先票据,也就是此次要约交换的1.5亿美元债。
领地控股42亿现金流面对这部分到期债务、贸易应付款、优先票据显得“捉襟见肘”,而评级机构对其存在的流动困局已有分析。
去年5月,惠誉惠誉首次授予领地控股“B”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IDR),展望“稳定”。但评价中也表示,其合同销售额较低,财务指标不稳定,以及对信托贷款的依赖。
穆迪则是在去年10月确认领地控股的“B2”公司家族评级(CFR),将评级展望从“稳定”调整为“负面”。
穆迪指出,领地控股信托贷款的再融资风险增加,在当前融资和经营条件严峻情况下,可能会缩减业务规模,以保持偿债流动性。
到了今年3月份,先是惠誉撤销了领地控股的评级。紧接着4月份,穆迪也跟进报告称,出于商业原因,穆迪决定撤销领地控股的评级。
观点新媒体了解到,对于评级机构撤销国际评级的情况,一般都是由企业主动提出。企业选择撤销评级的原因,也往往与自身的融资环境、债务状况等息息相关。不参与评级之后,领地控股能够暂时规避因评级下调带来负面舆情发酵风险。
两家评级机构撤销评级之后,紧随而来的是领地控股在交易市场暴跌然后又暴涨的“过山车”行情。
5月19日,领地控股股价快速下跌,最终收盘价为0.55港元,暴跌近83%。同时物业平台领悦服务集团收盘价为1.2港币,跌幅59.6%。
对于这次暴跌,领地控股当天表示,运营一切正常,公司控股股东无质押公司股份的情况。到了5月20日,领地控股又出现暴涨,截止收盘其股价大涨109%,收盘价为1.15港元。
暴涨的原因可能是来自降息在一定程度上给房地产行业带来的利好因素,暴跌也与其自身存在的流动困局,特别是此次到期的1.5亿美元债有关。
而领地控股未来降杠杆过程也将伴随着阵痛,能否逐渐恢复经营和缓解自身融资情况,才是破局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