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由于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消费场景也日趋于场景化。在各种场景下实现购物。从1996年开始出现的电子商务到现在已经得到了十几年的发展,在这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电子商务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相关法规与监管也得到了很好的完善。现如今,有很多消费者都是在观看网络直播的过程当中进行购物、足不出户地就能够点到自己想要吃的美食。
线上消费丰富、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近年来,随着我国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网络消费已然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最常见的一种消费方式。据统计,自2013年起,我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
尤其是在2020年前后得到快速发展的直播带货行业,成为一种新的电商模式。但是,伴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其中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
由于网络消费具有参与交易的主体多样化,交易环境的虚拟化以及多态化,再加上交易空间的跨地域等问题,以及某些平台的合同格式化等特点。伴随着线上消费市场的发展,一些不健康、不规范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直播带货行业现在还处在红利期,各行各业的人都想捞一杯羹。这也就导致了从业人员的素质高低不同,也就会出现很多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现象。”小影夫妇表示,作为众多从业者的一员,我们还是要呼吁,从业者还是要心怀畏惧,要有一个敬畏规则,敬畏法律,更要敬畏消费者权益,要做到知行合一,要做到问心无愧。
“其实不光是直播带货行业,整个电商行业这些年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也都频繁发生,数据显示,在众多消费者投诉问题当中,关于电商(网络消费)的比重已经超过50%。”行业专家也表示,比如有的商家会引导消费者如通过网络交易平台以外的方式进行支付,但当商品出现质量问题产生交易纠纷的时候,商家又以未经过交易平台支付为借口拒不担责。还有就是很多消费平台以经营者占据优势地位,制定一系列的不合理的格式条款进而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线上营销乱象频出,监管与规则齐出手
“在众多消费形式当中,就有很多以刷单,刷流量,刷粉丝的形式来欺骗消费者的。”小影夫妇直播间在接受采访的时候透露,很多时候,很多消费者都是被直播间的那些伪造的数据所蒙骗,最后导致消费者上当受骗。
事实上,替商家制造虚假记录,虚假的消费记录,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而且也扰乱了市场的正常消费秩序。长久以来,网络消费中的这一乱象不时引发关注,这也证明了其规范的必要性。
随着线上消费的监管趋严,原先在传统电商出现的那些乱象已经日渐好转,比如刷单等。
网络消费市场绝非法外之地,网络空间也不容乱象横生。
据媒体报道,去年年底,国家相关部门就启动了打击流量造假、黑公关、网络水军等一系列专项治理活动,有效遏制了网络消费市场的乱象的滋生与蔓延。而在今年的“清朗”系列活动当中,也加强了对流量造假、黑公关、网络水军全过程、全产业链的治理工作。通过多项治理手段,很好地限制了水军参与,压制刷榜空间,防止网络乱象反弹。
“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维护网络消费市场秩序,还需要相关部门去填补相关规则的不足与漏洞。”小影夫妇表示。随着网络社交模式的不断完善,以及网络的便捷性和拓展性,基于网络消费市场的新模式新业态也在不断衍生。但是,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会落后于市场行为,所以相对于衍生出来的消费模式与行为,相关法律法规与监管还存在一定的时间差、空白区。当然我国相关部门也在针对新变化,新情况,不断完善相关的规则与制度。细化规范体系,及时回应现有的问题。
比如,前不久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网络消费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一)》,其中,对网络消费合同权利义务、责任主体认定、直播营销民事责任、外卖餐饮民事责任等群众所关心、关切的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更加有效地促进了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
结语:
线上消费市场的繁荣离不开相关规范与法律法规的保驾护航,当然在一个行业的发展过程中,还需要多方的协作与共治,监管部门也要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并且要对线上消费市场的违法违规行为加大打击力度。平台和商家在获利的同时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要做到谨慎自律、诚信经营,要切实履行社会责任,有效促进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要真正地营造出诚实信用、公平公正、多赢共享、包容普惠的网络营商与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