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房产

大力发展制造业?中国的大学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2021-08-16    来源:功夫财经

  作者:邓新华,资深财经媒体人

  最近,宏观经济学者任泽平说:

  未来整个大的时代形势是什么?

  就是降低房地产、金融、教育、互联网等的利润和垄断,以及由此引发的过去长期对我们民生和实体经济的挤压和成本,这些是风险。

  机会来自未来要大力发展制造业、硬科技、实体经济、新能源、新基建等等这些领域,也包括我们的资本市场,这就是未来新时代发展的大的变局。

  这不是任泽平一个人的看法。很多人都是这样判断未来的政策趋势的。

  怎样才可以更好地发展制造业?

1  提高制造业占比?那完全是统计错觉

  有很多人认为,发展职业高中、培训更多技术工人,有利于发展制造业。

  这个观点对吗?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问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更好地发展农业?

  如果有人回答说:“培训更多农民。”

  你会不会发笑?

  相信每一个人都清楚,现代农业之所以效率比以前高很多,原因并不是农民多了。恰恰相反,农民是越来越少了。

  推动现代农业高速发展的,恰恰主要不是农民。当然农民素质的提高也很重要。

  推动现代农业高速发展的,主要是像袁隆平那样的育种科学家,还有很多科学家、企业家、工人,合作生产更好的机械化农具、化肥、杀虫剂等等。而这些科学家、企业家、工人,又需要用到计算机、软件、自动化机床等等。

  也就是说,推动农业高速发展的主要力量,恰恰住在城里。如果没有这些行业、这些人,今天的农业和1000年前并不会有太大不同。

  抖音上有一些有趣的家伙,穿着跟杨过或者许文强一样的服装,驾驶着耕田的机器,在水田里豪情满怀,纵横驰骋,这是农民带来的改变吗?不,这改变是城市工业带来的。

  既然发展农业并不是依靠培训更多农民,那么,为何发展制造业就要依靠培训更多技术工人呢?

  我没有轻视技术工人的意思,相反,我非常钦佩技术工人的动手能力和智慧。但是,说到发展制造业,那就应该从系统角度理解现代经济,而不是只看一个、几个方面。

  有许多人认为,中国现在服务业比重太高,应该学习德国,降低服务业比例,提高制造业比例。

  这完全是受到主流经济学粗暴的产业分类方法的误导。

  举个例子,以前的农村,只有少量铁匠打制铁农具,农民自己还要制作、维护大量农具,农民还要自己制作肥料,这都被统计在农业、手工业的GDP里。但是随着科技发展,现代农具、化肥转换到城市的工厂来制作完成,这被统计进制造业的GDP。

  于是人们发现,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制造业GDP增速很高,农业GDP增速却越来越低,但,这是农业退步了吗?或者,是市场、社会不够重视农业吗?

  完全不是。

  只是统计口径造成的变化而已。

  如果你把制造现代农具的GDP继续统计在农业里,那你会发现,农业GDP也在高速增长。

  更进一步的,那些为农具企业写程序的程序员们,他们的成果会被统计进服务业里。如果这一部分GDP继续统计在农业GDP里,你会发现农业GDP比你想象中要高得多。

  同样的,制造业也是如此。随着科技发展、分工的进步,越来越多原本属于的制造业的工作,变成由服务业来完成。人工智能的研究、自动化程序的研究、生物化学的研究、计算机程序的编写……这些,都属于服务业。当然,为制造业服务的金融行业等,也同样如此。

  企业家在这些行业加大投资,其实就是投资制造业。但是,这些投资的成果都会被统计进服务业GDP。

  所以,完全不要在意各产业所占GDP的比例,那只是一个统计错觉。

2  中国仍然急缺大学生

  理解了以上问题,那就不难理解,要想发展制造业,不能简单地大搞职高分流,而是应该继续大力发展高端教育。

  可能有人会说,现在那么多大学毕业生,甚至硕士、博士送快递、外卖,工厂却招不到技术工人,这不是说明大学生过剩、白领岗位不够吗?

  其实大学生并不过剩。

  大学生、硕士、博士送快递、外卖,主要原因其实是两点:

  1、经济发展中存在结构扭曲,造成就业困难,这是阶段性的,未来扭曲会减少;

  2、高校专业设置不符合市场需求,大学生毕业后需要一定时间来重新根据市场需要调整自身技能,大学生送快递、外卖,大部分是暂时的。

  当然,外卖小哥、快递小哥并不低人一等,他们的付出值得人们感谢、赞扬,我这里只是客观分析就业趋势。

  美国人口3.29亿,但每年进入大学的学生在1800万以上。美国大学宽进严出,每年顺利毕业的大概是1000多万人。

  图片来源:《林采宜:公共财政教育支出的国际比较》

  中国14亿人口,去年大学毕业生也是1000万人左右。当然,美国大学有很多外国留学生,但撇除这个因素,美国大学生所占比例仍然远高于中国。

  在25以上的人口中,美国具有大学学历的人口,占比大约在36%,而中国大学生占比不到10%,本科生也就4%。

  这,能说中国大学生过剩吗?

  当然有人可能会说:美国的制造业衰落,难道不是事实吗?

  美国制造业数字上的确在衰落,但这包含两部分:1、重重干预使得美国制造业部分地在衰落,这是真实的一部分;2、另一部分就是如前所说的统计数字错觉。

  美国制造业的很多工作转化成为服务业,并且是为全球服务。例如,苹果手机,把制造的部分放在中国、印度、越南等国家,各种软件产值则被统计进美国服务业的GDP。

  前美国总统川普以为美国制造业是中美贸易的受害者,其实恰恰相反,美国制造业是中美贸易的受益者。正是因为中国企业接过了直接制造的部分,美国企业才得以抽出更多资源发展高端科技,那些其实也间接地属于制造业。

  川普没有理解,这世上无人能够规划如此庞大的分工。重视什么产业,就去提高这个产业的GDP占比,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干预思维,最后必然会被嘲笑。

  美国人搞错了,中国人应该跳出统计错觉,才能更好地发展制造业。

  未来中美在制造业上的竞争,很显然并不会竞争看谁的职高毕业生多,而是会竞争看谁的科技人才多。

  举个例子,两个国家比赛发展农业,一个国家育种科学家多、企业家多、化肥厂多、农具厂多,另一个国家农民多,你说谁会赢?

  制造业竞赛的道理同样如此。

  有人说,让更多的人上职高,而不是去走高考独木桥,有利于减轻家长的焦虑,提高生育率。

  这些人真的理解家长是怎么想的吗?

  如果别人跟你说:“你别为孩子焦虑啦!以后50%的初中毕业生分流到职高,反正所有孩子上普高的机会都要减少,这样很多人也就不必面对高考了。”

  你会说“听了这消息我好开心,我一定要多生孩子”吗?

  我完全没有看不起职业高中的意思。我认为,发展职业高中非常必要。

  但是,中国还存在超过50%的初中毕业生。应该做的是,让更多初中毕业生能上职业高中,而不是拦截上高中的人数。

  要补短,而不是截长,对吧?

  以中国人的高智商,在人才的培养上,要做增量,而不是分存量,如此,未来的制造业发展,一定非常可观。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plus/comment.htm

热点资讯

舆情监测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