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再次敲响了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的警钟。
2021年6月10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共同主办的第十三届陆家嘴论坛在上海开幕。本次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发言中强调了一些地方房地产泡沫化金融化倾向严重。同时,他将不具备专业优势,却参与炒作外汇、黄金等风险系数较高产品的个人投资者比喻成投机买房、押注房价永远不会下跌的人。郭树清表示,二者的结局是相同的,盲目的投机行为终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图片来源:东方网)
自2020年8月至今,郭树清已经4次提及房地产领域存在较大金融风险。2021年3月,郭树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提到,房地产的核心问题在于泡沫比较大,金融化泡沫化倾向比较强,是现阶段中国金融风险方面最大的“灰犀牛”。
贝壳研究院高级分析师潘浩指出,郭树清谈到的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倾向,主要指的是普遍存在加杠杆购房、持有而不居住的投机行为。2021年各个城市的房地产相关政策来看,正在朝着从需求端降低居民杠杆,抑制炒房,合理支持刚性购房需求,从供给端抑制金融杠杆等方面发展。
郭树清6月10日抛出这一观点的背景,则是2021年以来房地产相关政策上做出一些新的调整后,房地产的非理性繁荣仍然在持续。
今年最重磅的政策之一就是全国22个城市实施“三批次、两集中”供地。重庆市原市长、第十二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曾指出,“地价是决定房价的根本因素,控制房价的关键就是要控制地价,尤其是改革价高者得的现行土地拍卖制度。”
截至发稿,22城中的20城已完成首轮集中供地、厦门完成第二轮集中供地,各个城市纷纷实行限房价、限地价以及房地联动机制,将房价引导前置到土地出让环节,遏制区域地价和房价大幅上涨,引导房企理性拿地。
该政策是否在供给端对房企非理性拿地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克而瑞研究机构对今年1-5月土地市场表示所持观点为“集中供地持续推进,平均地价再创新高”。一线城市平均地价为28139元/平方米,同比增长60%;二线城市成交楼板价达8100元/平方米,同环比涨幅均在五成以上;三四线城市的平均地价环比下降24%至2388元/平方米,然而同比上涨近三成。
另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今年1-5月,监测的50大城市累计出让土地金融高达1.67万亿元,同比上涨了27%。其中,诞生了5个千亿城市,分别是杭州、北京、广州、南京、上海,另有38个城市卖地过百亿。
(图片来源: 克而瑞地产研究)
今年以来,针对购房需求端的调控政策也密集发布。潘浩指出,贝壳研究院重点监测城市中有14个城市和地区24次发布了与购房资格相关的政策,28个省市41次发布了房地产贷款相关的政策,调控政策中涉及扩大限购区域、限制假离婚购房等情况,通过提升人才政策门槛、限制消费贷和经营贷、制定二手房交易参考价等手段,控制贷款额度,打击炒房行为。
调控力度升级之后,新房与二手房价格是否有效控制? 根据诸葛找房研究数据研究中心监测,进入2021年,多地调控政策频频加码以及住房信贷管理持续加强,然而当前百城二手住宅市场价格表现依然坚挺,基本延续稳中有升的态势。
(图片来源: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
克而瑞研究报告则称,上海、深圳等规范房地产交易秩序并收紧经营贷,上海、杭州、广州、合肥等升级限购、限外、限贷、限价的“四限”等。然而热点城市市场热度不减,上海、深圳、杭州、南京等2021年前4月累计成交较2019年同期翻倍增长,核心区位的限价盘、豪宅频现抢购潮。
从宏观数据上也可以看到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的现象仍然持续。5月中,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数据称,2021年1至4月,全国房地产投资增速重返两位数,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大增21.6%,住宅投资增长24.4%。另据央行发布了《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一季度居民杠杆率从2020年末的62.2%降为62.1%,为2012年以来首次季度性下降,但仍处于高位。中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从2020年末的162.3%降至161.4%,仍远高于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98.2%、103.5%的平均水平。
对此,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创始院长李稻葵撰文指出,房地产行业高速发展是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居民部门杠杆率上升主要来自住房贷款的持续积累。
从房地产近期热度不减以及郭树清昨日言论来看,房地产行业仍要降杠杆、去泡沫、稳预期,预计旨在为部分过热城市房地产市场降温的政策仍会持续出台。#品质家园#
作者:海婕
编辑:小凯
校对:欧阳楠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