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相关业内人士向新京报记者表示,此类稳定房地产市场政策会保持持续和稳定,短期内不会收紧。
部分地区延长购房契税补贴时间
为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近日,浙江省义乌市对房地产相关政策进行了优化,在购房契税补贴方面,义乌市延长了契税补贴时间,截止日期由原来的9月30日延长至12月31日。此前,义乌市发布购房契税政策,购买首套商品住房,按所缴契税地方留存部分100%给予补贴;购买二套及以上商品住房,按所缴契税地方留存部分80%给予补贴。
同时,义乌市还鼓励房企开展“团购”优惠活动,在备案价浮动基准上,对“团购”10套、20套、50套及以上商品住宅的,可以分别再下浮2%、3%、5%以内。
“上述政策可能仅仅停留在公布阶段,目前还不能进行契税补贴申报。”11月9日,义乌市一位中介人士向新京报记者介绍,“从现在情况来看,此次的契税补贴政策对当地房地产市场的影响还不是特别明朗,是否会带动房地产市场发展尚需观察。”
11月10日,义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工作人员回应新京报记者时称,“现在只是政策的延期,还没有开始相关补贴申报的流程,具体推进时间节点尚不清楚。”
除了义乌市外,浙江省绍兴市人民政府官网日前发布消息称,将《绍兴市越城区行政区域内推行房地产交易税款财政补贴实施细则》中原定给予房地产交易契税地方留存部分50%补贴的截止时间,从2022年9月30日延期至2022年12月31日。
不仅是义乌和绍兴,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河南省开封市、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等地也发布了延长契税补贴时间的通知。开封市发布公告显示,补贴对象由原来的“2022年9月30日(含当日,以购房合同签订日期为准)前购买并签订购房合同的住房(不含二手房)”,延长为“2022年11月30日(含当日,以购房合同签订日期为准)前购买并签订购房合同的住房(不含二手房)”;契税缴纳和补贴申报时间也相应延长为“自2022年7月22日起至12月20日期间缴纳商品住房契税且符合补贴范围,并在12月30日前申报补贴的纳税人”。
而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发布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措施》提出,商品住房缴纳契税补贴30%的政策延长至2022年12月31日;6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全部缴清交易契税的,享受补贴政策。
郑州等地执行“延期还贷”政策
新京报记者经过梳理发现,近日多地出台“稳楼市”、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的政策,不仅是延长购房契税补贴时间,在信贷还款方面也实施延期政策。
记者了解到,目前郑州多家银行执行针对企业和个人住房按揭的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按照现有的延期政策,郑州银行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贷款及受疫情影响的个人住房与消费贷款等实施延期还本付息,应延尽延,单次最长给予6个月(180天)的宽限时间。延期期间,不计收罚息复利,不算逾期并进行征信保护。如延期到期后客户受疫情影响依然无还款能力,将根据客户情况再次进行延期,给予最大程度上的保护。
交通银行河南分行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针对受疫情影响的地区,总行出台了延期还本付息政策,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申报,审核通过后即可享受政策,流程很快,最高可延长6个月。
此外,山东省济南市、福建省厦门市、广东省梅州市等地在住房公积金贷款方面也出台相关政策。以厦门市为例,厦门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官网于11月1日发布通知,首次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贷款额度的流动性调节系数上浮0.2,多子女家庭首次申请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贷款额度的流动性调节系数提高至1,政策自文件下发之日起执行,期限为一年;新建商品住房网签时间、二手住房在该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收件时间在文件下发之日后的,按此执行。
业内:楼市政策将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多地延期执行购房契税减免、补贴政策也是在预料之中。早在9月29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通知,符合条件的城市政府可自主决定在2022年底前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新发放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9月30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出台新政,今年10月1日至明年底,符合条件的居民换购住房可退个人所得税。从而可以看出,对于稳定房地产,相关优惠政策在今年第四季度继续执行是一个大的方向。
李宇嘉从市场角度分析认为,今年三四季度房地产市场的表现并不好,从近期的楼市表现来看,将上述购房补贴、税费、公积金购房等方面优惠政策继续叠加实施,可以进一步降低购房成本和门槛、鼓励更多需求入市,以及降低开发商交易成本等,从而保持楼市的稳定。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向新京报记者表示,从房地产市场行情看,当前房地产方面的压力还是比较大,上述政策的延期还是符合预期的。但是,这些政策尤其是契税会涉及财政压力,有些地方不会将政策时间拉得很长,根据各地环境确定不同的执行时间。整体来看,各地的相关政策肯定还要保持一个连续性、稳定性,一般不会发生政策收紧现象,这也体现出对购房市场积极予以支持的政策导向。
新京报记者 张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