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房产

端午节返乡置业 别忘提醒父母提防“以房养老”骗局

2021-06-15    来源:品质家园

  6月7日,银保监会网站发布《关于警惕“投资养老”“以房养老”金融诈骗的风险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远离非法金融活动,保护自身权益。

端午节返乡置业 别忘提醒父母提防“以房养老”骗局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官方网站)

  这是继5月发布《关于养老领域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后,银保监会再次发文警示养老领域非法金融活动。

  尤其在端午节来临之际,这是各大房企在年中的又一次假日促销的时机,也是外出工作决定返乡置业的人们的一次看房时机。作为购房者,更应该要警惕这类用“以房养老”为名义的非法金融活动,也更要提醒决定在家置业的父母,提防这类骗局。

  理想状态下,以房养老模式其实益处很多。在老年人群体层面,以房养老提供了消费保障,也提高了晚年生活的品质;在社会层面,减少了社会保障的负担,有利于社会稳定;在金融机构或房企层面,该模式盘活了存量资产,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而对于返乡置业的年轻群体而言,也减少了他们的经济和生活负担,有利于家庭和睦。

  该模式于2003年,首次由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理事长孟晓苏上书中央,要求在中国推行“以房养老”模式。经过17年的发展,“以房养老”偏离了它原本的发展路线,变成了很多人谈及色变的话题。

  例如2018年,山东省潍坊市的部分老人,在骗子公司的指导下签署了房产抵押合同,随后还被要求签署一份价值百万的借款合同,签署后,骗子公司将借款合同上的钱转到他们的账户。之后,骗子公司要求老人将这笔钱转入另一个人的银行账户,以理财收益的形式将养老钱发放给老人。通过这样的操作,老人不仅将房产抵押给了骗子,还背负了百分负债。

  据品质家园从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处了解,除了这种金融诈骗的手段,还有在购房后无法履行合约的案例,相关“以房养老”的投诉并不少。如2020年11月,一位投诉者表示:“2014年购买了金柱康城房以房养老的房子,约定每年11月份将房产总价5%打入我的卡内,但以房养老返还款两年未支付。”

端午节返乡置业 别忘提醒父母提防“以房养老”骗局

(来源:人民网领导留言板)

  当前,我国养老市场方兴未艾,以房养老的手段也层出不穷,就连年轻人都很可能上当。尤其在假期活动期间,各个开发商打着促销活动等名号,向大众提供更有利的优惠。但是作为购房者要谨慎辨别,尤其对于不在父母身边的年轻人来说,更要提醒父母提防以房养老的骗局。

  一般来说,有两种手段,第一种是以“投资养老”为名诈骗养老钱,这些不法分子会承诺高利率回报且提供预留养老床位、预定养老房间等服务,向老年消费者非法筹集资金。为了接近老年人,他们会利用小恩小惠,降低老年人警惕性,尤其孩子不在身边的父母,更要小心被这些年轻人欺骗。

  还需要提防投资养老中的高回报承诺,尤其在当今社会,房子是各个家庭的大问题,很多父母会利用自己的储蓄帮助自己的孩子在大城市买第一套房,这样代际支持的心理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老年群体对利益诱惑的抵抗。

  除了选择正规的机构,这类骗局的重点在于收益率,因此要重点关注这些销售中承诺的利益。对此,银保监会给出了警示,理财产品如果承诺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第二种手段是用“以房养老”名义诈骗老年人资金,如上文中提到的潍坊的诈骗案里,通常不法分子的目标是老年人的房产,用“以房养老”的名义诱导老年人抵押房产,诈骗资金。

  北京金诉律师事务所主任王玉臣律师曾表示:“一些老人被骗后,因为对方做的手续很完整,而且本身就是设计好的一个骗局,打官司都很难赢。有不少人最后都拿不回被骗的房钱。”。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增强个人信息安全意识,慎重对待合同签署环节,不在空白合同上签字。不对外提供任何身份证、银行卡、验证码等个人私密信息。需要时刻保持理性和冷静,审慎选择投、融资渠道,以免落入“请君入瓮”的“套路”之中。

  作者:徐三水

  编辑:小凯

  校对:欧阳楠宫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plus/comment.htm

热点资讯

舆情监测More>>